網絡購書異軍突起民營實體書店陷困境
2011-11-10   作者:李志偉 王斯羽 王怡周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又一家大型民營連鎖書店關停了。幾天前,擁有全國最大連鎖渠道的光合作用書房,因資金問題全部停業。位於北京朝陽區建國路上的光合作用書房現代城店如今已是“滿目瘡痍”——大門緊鎖,書架搬空,舊書、廢紙等散落一地。
  “這裡已經被我們老闆盤下來了,很快開一家餐飲企業。”11月6日,兩位餐飲店的夥計在門外等候着與原先這家店老闆的交接。

  ■ 民營書店紛紛關張
  10月29日,光合作用書房總部所在城市廈門的門店全部停業。“我們確實遇到了困境,資金缺乏。”光合作用書房總經理孫池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光合作用銷售連續4年下滑,今年更是下滑了40%,房租、水電等成本又急劇上漲,所以拖欠了供應商款項。”
  燈光柔和、音樂悠揚的北京三里屯光合作用書房的一角,放置着幾個被打亂順序的魔方,上面寫有一句話:破壞容易,恢復難。書店門口貼出了告示,聲明該店為加盟品牌店,已在9月15日正式解除了與光合作用公司的加盟關係,並由另一家文化公司獨立運營下去。
  據報道,位於北京的光合作用書房7家直營店已經全部關閉,目前仍在營業的光合作用書房僅有3家,均為加盟店,且已與總店脫離關係。
  光合作用書房關閉,圖書被書商作為抵押搬走的新聞,給各民營實體書店蒙上了一層悲傷的氣氛。但民營書店不能罔顧的一個事實是,2007年到2009年,民營書店減少了1萬家,曾名噪一時的席殊書屋、第三極、風入松等也紛紛難以為繼或直接關門大吉。

  ■ 網絡購書異軍突起
  在長年從事圖書批發工作的林女士看來,實體書店在價格方面和物流環節處於劣勢,和實力雄厚的大型國有書店比起來,資金少、銷售限制龐雜的民營書店很難在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
  然而,與之對應的是近年來異軍突起的網絡購書。10月31日,家電經銷商蘇寧高調涉水圖書銷售,蘇寧易購圖書上線,與噹噹網和京東商城形成“三足鼎立”之局。
  撇開外部因素,民營實體書店自身存在特色不突出、專業性不強、經營管理模式缺乏創新等問題。
  文學愛好者莊小姐&&,有的書店商業氣息比文化氣息還要濃,感覺不好。
  “如果一家書店能買到其他地方沒有的專業書籍,需要的時候,我肯定會經常去看看。”從事心理學工作的穆小姐説。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副社長王進&&,目前網絡書店所佔供貨比重在逐年加大。大眾讀物受網絡書店的影響最大,教育和專業讀物受到的影響相對有限。

  ■ 實體書香無法取代
  雖深陷困局,但多位受訪者相信也希望實體書店至少在未來很長時間裏不會消失。實體的閱讀文化,若是就這麼從城市中消失,人們失去的不僅只是這樣一個閱讀的場所,更是一種有味道的文化。
  “實體書店的書香是網上書店所無法替代的。加強實體書店管理,對實體書店的狀態回升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促進作用。”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特邀研究員王振鐸説。
  “我反對把光合作用的倒閉變成一場唱衰書店的大合唱。”專欄作家潘奕夫説,“它倒閉的原因,其實並不是因為做了書店,而是因為它遠離了做書店,走了一條拼命做大,最終把自己搞上市的道路。”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閻曉宏此前曾&&,相關部門正在制定政策,要在城市規劃中留出書店的位置,甚至是城裏最好的位置。除了大的書城建設,也要為小的實體書店留出足夠的發展空間,以保持一個城市的文化生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這些書告訴我們如何讀書 2011-07-25
揭秘外國人是怎樣讀書的 2011-06-03
“歡樂課外活動營”六一主題讀書活動 2011-05-31
世界讀書日,別讓書蟲獨自狂歡 2011-04-26
讓讀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2011-04-2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