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産業黃金發展期的“創富指針”
2011-10-28   作者:王賀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作 者:陳少峰 張立波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國內文化産業經過10多年的培育發展,如今被列為“國家支柱性産業”,成為政策、資本、民眾關注的活力型産業。文化産業正迎來真正發展的黃金期。
  不過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的文化産業在國民經濟中的貢獻率遠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美國的文化産業佔整個G D P的15%,英國達到11%,而我國只佔到2.8%。差距已經明晰,如何把逐步揚帆的文化産業發展壯大,將面臨諸多難題與挑戰。
  由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教授與張立波博士新撰寫的《文化産業商業模式》一書,對文化産業的核心要素商業模式做了比較系統的分析。此書發行後,筆者在第一時間一睹為快。它不僅對國內的文化産業發展的核心門類的多種商業模式分析比較到位,更是作者多年致力於我國文化産業成長歷程的提煉和總結,
  近年來,鋻於筆者一直服務於文化經營企業諮詢業務的特性,很了解大型文化産業在商業模式上遇到的現實困難。翻閱此書所提到的學術觀點、産業發展策略、各核心産業板塊的個性區別、實現路徑等,讓筆者感覺此書和企業的經營現狀&&緊密,既提升人們對文化産業的認知格局,又有具體實戰應用價值。
  文化産業的商業模式不僅是我國文化産業大繁榮、大發展需要思考的核心命題,更是眾多行業內的投資者、管理者帶領企業尋求發展的瓶頸問題。
  在筆者服務過的園區和企業中,多數大型的文化産業企業,從業態上來説已經具備一定規模,但同樣對各産業門類之間的關聯關係以及資源的內在整合,多少帶有片面性和盲目性,暴露了這個新型産業缺的課還很多。
  目前,在所有産業形態中,任何一個産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的推動。而在文化産業領域人才的真空問題尤為嚴重,“懂文化善經營”的人才是這個産業發展核心性問題。
  筆者也一直奔走呼籲“一個産業最為寶貴的資源莫過於人力資源”,如何從改變人力資源的創造價值出發,將參與企業運營“人”這一最為寶貴的資源進行發掘?才是一個産業真正的福祉。沒有人才何談産業、如何大繁榮、大發展!
  在拜讀了《文化産業商業模式》後,筆者想説:涉足文化産業發展領域的所有管理層都應認真學習此書。它不但從學術的角度定義了文化産業及産業門類,其中對60種商業模式的描述更有極高的應用實踐價值。它更是這個産業從業者了解文化産業商業模式特性、不同商業模式的實現路徑、企業核心競爭力塑造,以及産業鏈關鍵點設計的應用型著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這些書告訴我們如何讀書 2011-07-25
揭秘外國人是怎樣讀書的 2011-06-03
“歡樂課外活動營”六一主題讀書活動 2011-05-31
世界讀書日,別讓書蟲獨自狂歡 2011-04-26
讓讀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2011-04-22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