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華爾街”能破“局”嗎?
讀《華爾街局中局》略感
2011-10-26   作者:歐陽君山  來源:中國圖書商報
 
【字號

賓融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放眼當下的世界經濟形勢,情不自禁就想起這一句古詩。希臘財政危機久治不愈,意大利國債評級下調,德克夏銀行應聲倒下,歐洲債務危機蔓延,一切好像又回到了近四年前的次貸風暴之中。最新消息顯示,歐洲央行將在11月份重新開始購買有擔保的銀行債券,同時將舉行兩次針對歐元區銀行的再融資招標;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已宣布一項金額高達750億英鎊的資産購買計劃,出手之急與數額之巨,大大超過市場的意料——難道金融危機真的捲土重來?
  可能不是捲土重來,而是金融危機一直就沒有撒手西歸。這從一個事件上充分反映出來,那就是9月17日爆發、持續至今並愈演愈烈的“佔領華爾街”運動,消息顯示,運動頗有登高一呼的味道,得到美國眾多工會及全美75所高校的支持,洛杉磯、波士頓和芝加哥等城市也紛紛響應。運動的矛頭直指華爾街的貪婪:“我們共同的特點是佔總人口99%的普羅大眾,對於僅佔總數1%的人貪婪和腐敗,我們再也無法忍受。”
  這確實有點耐人尋味,在金融危機達到高潮的時候,沒有人去佔領華爾街;在美國經濟有所復蘇,儘管主權信用也遭遇降級,但相對歐洲而言還“風景這邊獨好”的時候,“99%的普羅大眾”要佔領華爾街。但這可能正反映了美國人特有的理性,既不忙中添亂,也不姑息養姦。問題是:作為全美乃至全球經濟心臟的華爾街是金融危機的禍首乃至根源嗎?
  《華爾街局中局》或許揭示了答案,正如書的名字,這稱得上一本揭秘華爾街的書。原因倒不在於作者賓融女士原本置身金融市場,不僅在華爾街學習和生活過,而且與不少華爾街人士有業務往來,更厲害的是在於該書特有的邏輯,步步為營,抽絲剝螢,不達本質不罷休。作者尖銳指出,華爾街金融創新的核心不外就在於“虧損社會化,盈利私人化”,該書詳細分析了華爾街為什麼能做到及如何做到將盈利私人化而將虧損社會化,暴露了華爾街潛規則最後的私秘——信息不對稱。華爾街對信息不對稱算是有系統周密的設計,都已經深深嵌入到招聘當中,這個坊間流行的故事不是無緣無故的:
  美國名校一位物理學博士,畢業找工作,沒想到自己最後竟然花落一家信評機構。主考官看了他的簡歷後,提了一個非常簡單的經濟學問題,無奈“隔行如隔山”,偏偏就不知道,而且一問三不知,對主考官接連問的幾個問題,都茫然無措,跟外星人似的。他完全絕望了,沒想到主考官滿臉堆笑地宣布:“恭喜,你被錄取了!”
  儘管作者對信息不對稱構成次貸危機的全部原因有所保留和懷疑,實際上,從技術角度講,這沒什麼可懷疑的,的確就是信息不對稱導致華爾街走向貪婪。不止於此,信息不對稱也是一切欺詐的根源,市場上一切非理性的東西,技術上都可以也應該追究到信息不對稱。最簡單的,如果信息都對稱,還能夠“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嗎?正因為信息不對稱,才有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欺騙,才有騙子存在的空間。
  很感動於賓融女士的睿智和勇氣,她在全書的最後提出建立世界金融新秩序的三大建議,核心也在於克服信息不對稱。這當然是大可作為的,至少華爾街是大可作為的,但信息不對稱真的能克服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原因不在於別處,而在於人性,人性永遠是陰陽的對立統一,這個世界沒有純而又純,我們將永遠生活在信息不對稱的陰影之下,我們又永遠行進在從信息不對稱到對稱的陽光大道之上。
  “佔領華爾街”的運動還在繼續,但願運動成功,破華爾街之局,讓我們這個世界更加透明和光亮一些!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這些書告訴我們如何讀書 2011-07-25
揭秘外國人是怎樣讀書的 2011-06-03
“歡樂課外活動營”六一主題讀書活動 2011-05-31
世界讀書日,別讓書蟲獨自狂歡 2011-04-26
讓讀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2011-04-22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