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書告訴我們如何讀書
“談讀書”相關書籍掃描
2011-07-25   作者: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溫家寶總理説:“讀書關係到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和修養,關係到一個民族的素質,關係到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一個不讀書的人是沒有前途的,一個不讀書的民族也是沒有前途的。”可是讀什麼書?怎樣讀書?許多人常常感到困惑。為此,談讀書類的書浮出水面,甚至成了暢銷書。這些書的出版,在讀書界成了一種文化現象,對普通人讀書具有指導意義。本文特遴選推薦其中部分“談讀書”類新書,以饗讀者。

  訪談書話類:與文化名人的對話

  近一段時期,訪談書話類書籍悄然興起。這些書採用對話的形式,內容真實自然、現場感強,且條理分明,讀來,如臨其境,更易引起心靈的共鳴。
  《訪問:十五個有想法的讀書人》(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是梁文道“讀好書”節目的訪談集。書中梁文道共計收錄了十五位有思想的讀書人的對話,他們分別是董橋、十年砍柴、哈金、舒國治等人。在梁文道精心的導引下,他們細述自己的社會際遇與文化情懷,種種見解和個人感受精彩紛呈,是一道難得的智識、文化與思想的大餐。讀《訪問》,倣佛與眾多有品位的文化人對話,是一種至高無上的享受,這些精英文化人的思想、意念、經歷、智慧使人耳目一新。
  梁文道談讀書類的書還有很多,比如《我讀》係列已經出到了第三本。梁文道從某本書出發,從中引申出對社會、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語調輕松有趣,以説故事為主,啟發讀者:原來書可以這樣讀。
  《讀書:29位文化名家的書心文事》(新世界(600628)出版社)是一本電視訪談錄。《讀書》欄目主持人王寧,用高超的訪談技巧,為我們記下了畢淑敏的“體驗就是最好的文字”,莫言的“我們的村莊不説話卻深刻”;記下了曹文軒貼在床頭用來書寫靈感的硬紙板;畢飛宇寫完《玉米》之後像和愛人離別一樣的淚流;記下了張潔始終如一的自己煎牛排享受生活;張抗抗皺紋旁邊隨風飛揚的黃色絲巾;記下了鐵凝一絲不茍的守時;梁曉聲一心一意的念舊……這些言行,記錄了中國文化界在新時期的思考,展示了讀書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著對當代生活的人文關懷。
  讀書人都知道,閱讀一本幽默的書話,就好象是讀書間隙中的一次腦力體操,令人精神輕松愉悅。美國作家安妮法迪曼的《書趣:一個普通讀者的自白》(上海人民出版社),就給人帶來了閱讀的愉悅。書中講述了她對書的癡迷,道出了家庭生活中的讀書樂趣。她愛讀的書成了她一生中的重要章節。她以優美的文筆重新復活了隨筆的傳統,從柯勒律治、奧威爾等人的小故事談起,輕松地轉移到談論她愛文如命的家庭。她幼年就拿父親的22冊《特羅洛普文集》當積木;婚後幾年,只有將自己和丈夫的書合並之後,才感到自己是“真正結婚了”。她細膩而又豐富地談起贈書時扉頁題詞的藝術,情不自禁替別人校改錯字的怪癖之樂,以及朗讀的愉悅等。
  艾柯和卡裏埃爾的對話集《別想擺脫書》(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是兩位書蟲對書的未來命運展開有趣的討論。艾柯是意大利享譽世界的哲學家,卡裏埃爾是法國電影泰鬥級人物,兩人以機警而不失幽默的語言,探討了書籍在古時和當下的命運:書籍能否應對網絡等現代文化載體的衝擊?如何理解書籍的存在對人類的意義?他們的結論正如書名所寫:書永遠不死、我們“別想擺脫書”,書作為記憶載體的地位無可取代。他們還指出了書籍相對于現代記憶載體的優越性——它更自然也更持久,無需受技術性因素的主導而被迫重建其自身。
  唐諾是一個在閱讀方面近乎無所不知、無所不深思的人。他在《閱讀的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寫到了閱讀的方方面面,關于閱讀的意義,閱讀的困惑,閱讀的時間,甚至還談到了閱讀的姿態問題。這些關于閱讀的方方面面看似瑣碎無味,零零散散,有些人會覺得無趣,但是對那些書癡書蟲的體驗而言又大不相同。我們每個人讀的書可能有所不同,但是體驗卻頗多相通之處。而且看唐諾在書中不斷提及的那些人,馬爾克斯、博爾赫斯、卡爾維諾、本雅明、艾柯、納博科夫、昆德拉、曼古埃……這個可以無限續寫的名單就是他的閱讀譜係,他提及的那些書就是他心目中的原型之書。

  方法心得類:領略大師成功經驗

  談讀書論學問,是讀書人永遠感興趣的話題。怎樣讀書做學問是因人而異的,沒有一定的模式,但人們在實踐中總結出的科學方式與方法,尤其是大師們的成功經驗與做法,是值得學習與借鑒的。
  季羨林先生是學術大家,他讀了一輩子書,研究了一輩子學問,在許多領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季羨林讀書》(中國社會出版社)按照季老從年輕至年老的思想軌跡,選出季老最有代表性的六十余篇讀書隨筆、序、跋及關于治學經歷的個人參悟,林林總總、深入淺出,以大學者的讀書角度品鑒其細致、嚴謹的習慣,更可以體悟到其對學術的真誠與認真,讀者亦可以循著季老讀書的痕跡,穿越書香世界,感受學問幽深的大家風范。
  《讀書指南》(中華書局)是梁啟超先生《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和《要籍解題及其讀法》的合集。梁先生分門別類列出書單,並進一步標明瞭精讀、粗讀、瀏覽之分及其心得體會。細細品來,此書單真為一劑舒心緩胃的良藥。梁先生指出每日所讀之書,最好分兩類,一類是精熟的,一類是瀏覽的;因為我們一面要養成讀書心細的習慣,一面要養成讀書眼快的習慣。梁先生切身的讀書經驗,直到今天仍然對我們有著重要的啟發意義。
  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讀書人》(作家出版社),是一本讀書講義。書中寫到,走過70歲這道“坎”後,大江健三郎覺得,他不僅是一個作家,還是一個將一半時間用來讀書的人。一家書店辟出一角為“大江健三郎書店”,其中的書,都由大江健三郎選定,在他的一生中佔據重要意義。在這些“生命之書”的環繞中,“告別會”舉行了,大江健三郎向公眾作了一係列演講,充滿深情地回顧了自己的讀書生涯。這裏有柏拉圖、但丁、威廉布萊克、薩義德……沒有作為讀者的大江健三郎,便不可能有作為作者的大江健三郎。
  英國小説家毛姆在《毛姆讀書心得》(文匯出版社)中,以一個直言不諱的讀書家面目出現。他最愛讀的是小説,而且是他那個年代的通俗小説。當然,這些小説的作者在我們現在看來都是大家了:狄更斯,簡奧斯汀,福樓拜,巴爾扎克等。他喜歡一本書,就會想去研究一下作者的生平,想一想為什麼這個人可以寫出這樣的東西。毛姆提倡跳躍式讀書,對于《堂吉訶德》裏面大段無關緊要的小故事,他是深惡痛絕。為此,他首創了“節選本”這個概念。把冗長的名著濃縮起來,好讓讀者在不浪費太多時間的前提下,領略到名著的精華。
  星雲大師的《星雲大師談讀書》(上海人民出版社)中指出,現實生活中,自命不凡,動不動就甩幾句深奧詞語的讀書人實在不鮮見。由此,星雲大師提出,讀書要讀“做一個人”,讀“明一點理”,讀“悟一些緣”,讀“懂一顆心”。本書給人的啟示是,一本本書,為人生打磨出一個個亮面。一個人肚子裏有了書,這個人就有了華光。我們必須讓自己成為發光體,才能與世界的燦亮接壤。細細品味,真真能感受到大師的境界之高。本書盡管語言通俗,但頗耐人尋味,有關讀書的感悟常常以一個意外的角度予人啟迪。
  綜上所述,這些隱藏在書香裏的談讀書文字,給人以心靈上的另外一種平靜,舒緩,使人得到別樣啟示和收獲。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揭秘外國人是怎樣讀書的 2011-06-03
“歡樂課外活動營”六一主題讀書活動 2011-05-31
世界讀書日,別讓書蟲獨自狂歡 2011-04-26
讓讀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2011-04-22
"世界讀書日"百種優秀圖書推向市民 2011-04-22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臺: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著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繫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連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