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最後的勝者”
《最後的勝者》
2011-06-01   作者:邱恒明  來源:經濟參考網
 
【字號

作 者:(加)麥克唐納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是職業經理人的重要代表。《最後的勝者》是加拿大知名財經記者達夫麥克唐納為其所做的傳記。傑米戴蒙被稱為這場金融危機“最後的勝者”,這過程中戴蒙至少扮演好了3類角色:首席風險官、成本殺手、孤注一擲的變革者。
    戴蒙從桑迪韋爾的助理做起,做了16年的跟班,其職場的隱忍精神及職場長期謀略能力值得我們借鑒。但如何才能由普通職員升職為主管,由一般管理者升級為高級職業經理人,這需要把個性總結成共性。

  2008年9月18日上午,傑米戴蒙辦公室的電話響了。這是財政部長漢克保爾森在六個月內第二次就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給摩根大通董事會主席兼CEO戴蒙打來電話。這一問題便是:戴蒙是否有興趣收購陷入困境的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這是一次根本不花分文的收購。
  在2008年8月29日到10月10日期間這段股市歷史上最為混亂的時期之一,股市下跌了27個百分點。歷史上有名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破産,經紀業巨頭美林被美洲銀行收購,保險業重量級公司美國國際集團接受了聯邦政府總額為850億美元的緊急貸款。現在的一個問題就是,下一個倒下的會是摩根士丹利還是高盛。政府極力尋求方法來避免華爾街可能發生的大清洗。於是,保爾森此刻便向戴蒙提供觸底價格免費收購摩根士丹利。
  戴蒙曾在2008年3月在政府的迫切要求下同意以每股2美元的價格在極短的時間內收購了貝爾斯登。(該筆交易價格最終提高到了每股10美元。)這筆交易使摩根大通一躍成為金融行業的領頭羊。也確立了戴蒙作為最後一名政府金融家的角色。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主席希拉拜爾後來説道:“有些公司來到華盛頓請求幫助,另一些人來到華盛頓提供幫助。”
  以歷史發展的眼光來看,接管摩根士丹利要比收購貝爾斯登意義更為深遠。人們把戴蒙與其公司的創立者,傳奇銀行家約翰皮爾龐特摩根相提並論,而這筆交易也將意味着在禁止銀行進行證券交易的大蕭條時期被強令拆解的摩根帝國的一次重組。也就是説,戴蒙將被置於近一個世紀之前已稱霸世界的與他現在的公司同名的帝國之巔。
  然而事實的發展卻完全相反。據報道,戴蒙説他將與董事會進行討論,然而他最初的看法是摩根大通不該收購摩根士丹利。如果進行這筆交易,會引發兩家公司員工之間的一場自相殘殺,而這會使風險加倍,使公司陷入長達多年的混亂。而且,無論從裁員、減記,還是化解摩根士丹利資産負債表的風險來説,這筆交易最終會帶來巨大的花費。(戴蒙常常説,兩家投資銀行進行合併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另外,戴蒙的團隊正在忙着準備接管同樣瀕臨破産的總部設在西雅圖的華盛頓互惠銀行的儲蓄與貸款業務。
  令人驚訝的是,保爾森確實找不到其他人來尋求幫助了。確切地説,戴蒙是唯一一家準備好應對華爾街這次百年一遇的猛烈風暴的大型銀行的領導者。所有人都知道金融部門的資本基礎迫切需要支持,但是傑米戴蒙在他的同行之中實實在在地採取了行動,而不是僅僅限於口頭功夫。因此,政府自從危機爆發以來15個月期間所採取的所有措施之中,唯一真正卓有成效的便是“將其交給戴蒙”。這就是別無選擇的保爾森試圖故技重施的真正原因。然而他最終還是沒能説服戴蒙在2008年接受這第三筆交易。摩根士丹利最終脫離了危險。但是即使戴蒙沒有進行這筆交易,他的聲望仍然繼續高漲,達到了一個新的巔峰。這次金融危機是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爆發的最為嚴重,影響也最為深遠的一次,大部分是由於過度的貪婪與錯誤的判斷所造成的。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戴蒙與摩根大通脫穎而出。大部分有關華爾街聳人聽聞的報道都集中於華爾街的缺陷,即傲慢與貪婪。而對於傑米戴蒙的報道卻恰恰相反,報道集中在明晰、始終如一、正直誠實,以及勇氣的價值。戴蒙通過堅守這些品質,毫無疑問成為了他的時代裏銀行高管的領軍人物。沃倫巴菲特説:“如果人們不去做愚蠢的事情,銀行業會發展得非常好。莫裏斯夏皮羅很久以前曾説過,銀行家還沒有銀行多,這就是根本問題所在。但傑米是一名完完全全的銀行家。”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歡樂課外活動營”六一主題讀書活動 2011-05-31
世界讀書日,別讓書蟲獨自狂歡 2011-04-26
讓讀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2011-04-22
"世界讀書日"百種優秀圖書推向市民 2011-04-22
"世界讀書日"新華書店購書均享八五折 2011-04-22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