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證券基金是一個江湖
訪《私募江湖》作者、《理財一週報》主筆 仇曉慧
2010-09-13   作者:李春雨  來源:經濟參考網綜合
 

  仇曉慧,私募領域最資深的記者之一,供職於《理財一週報》。11歲起在全國刊物上發表小説,中學時期曾與韓寒一起獲得新概念大獎,成為《萌芽》雜誌鼎盛時期最有人氣的小説作者之一。她是第一個報道並命名“上海私募一條街”的記者,該報道在圈內引起很大反響。媒體從業數年來,接觸無數形形色色私募人物,積累了豐富的創作資料,並形成自己獨特的視角。

    2010年,仇曉慧的《私募江湖》出版,首印12000冊。該書面世後銷量出人意料地突飛猛進,兩三周內就加印了8000冊。這個數字幾乎和吳曉波平起平坐,連出版社都完全沒有想到......

    問:您的這本書叫《私募江湖》,主要是寫私募證券基金市場的人和事,您很年輕、又是女生,為什麼把私募證券基金市場比作江湖?

  仇曉慧:和私募證券基金圈接觸多了之後,會産生一種強烈的感受,很多人都很原始,接近草莽的氣質,而且,他們中的大部分都身懷絕技,很像不可言傳的武林高手。其間發生的很多資本故事都富於傳奇色彩,具有江湖氣質。
  如一個人空手來深圳,一下子搖身一變就成了億萬富翁,是不是很像一個人拿到了武林秘籍,變成了天下高手?還有如一個做了虧心事的人走在機場上,這時候,有人在他背後捅了他一刀,但那人是個駝背,躲過一劫,從此銷聲匿跡。或是北京龍和東北虎有一次在期貨市場上伏擊中原豹,鎩羽而歸,後來中原豹請了軍師,把對方打得片甲不留……這些故事交織了很多江湖元素,如悲情、混戰、絕技、甚至是死亡等等。在私募的投資風格上基本也可分為這個派系,那個派系,就好像武林派別一樣。另外,在時間上,我經常覺得,在這個魚龍混雜的時期,你要了解一個私募,就必須把他放入到一個時代背景中,這樣你會更好地理解他的理念是如何形成的,他的局限又在哪。其實,就算我不這麼歸納,圈內人也會自然而然地説,“江湖上如何如何”。
  還有一個原因我在書的前言中也提到了,書的靈感源於我學生時期看的一部叫作《蟬翼傳奇》的武俠電視劇,我對裏面的主角蘇小魂印象極為深刻。他其實就是個武林百曉生,對江湖上發生的任何事情、任何門派,都能信手拈來。就好像看到一個人,馬上就能洞悉他的淵源,馬上就能在一個龐大的維繫給他對號入座。這也是我希望在書中達到的。
  很多人猜測,一個女生怎麼會有江湖這樣的念頭,是不是後來改名的。其實我想説,我最早寫的時候,就是用這個書名。

  問:如果説私募證券基金領域是一個江湖,請介紹一下私募證券基金領域裏的大俠、門派、鬥爭分別是什麼,您自己也是這江湖中的一個角色嗎?

  仇曉慧:仔細看書的話,會發現這個江湖有很多衝突,也就是你所提到的爭鬥,一種是人與人之間的衝突,這個比較好理解,這個主或是那個主,相互之間肯定是要搶錢,另一個衝突是時代與操作方法的衝突,因為很多操作方式隨着市場的成熟度提高,就失效了。諸如你原本花一個億就能隨心所欲地坐莊,現在一個億算是什麼?還有一個衝突表達得比較含蓄,就是人物對市場的理解與制度上的衝突。很多人看了這個書之後會有一種體會,就是政策很強大,而且制度是有規律可循的,諸如什麼時候松,什麼時候緊。另外,很多人物的命運好像放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就顯得尤其悲慘。
  這本書主要分了六個時代,每個時代我都精選了兩個人物,其實就是將某一個門派修煉到極致的一個大俠。按照書中所分,大致有12個流派,有中性套利、後坐莊、短線操盤、價值投資、逆向投資、心理情緒投資等。
  如果我在江湖的話,應當就是羽扇綸巾的白曉生吧,或許有朝一日也能成為大俠,畢竟目前很多媒體人都轉型成為成功的投資人了。

  問:您的書裏寫得更多的是私募證券投資領域,其實,除此之外,私募還有私募股權投資,比如私募産業基金和私募風投。您為何在《私募江湖》裏對此如此感興趣?您認為私募證券投資是私募的主流嗎?

  仇曉慧:這本《私募江湖》寫的就是私募證券投資,也就是二級市場投資。之所以這麼選擇,不是覺得哪個更主流,而是不管是私募股權,還是私募證券,都是極為龐大的兩個體系。儘管有些私募公司可能兩個都做,所以存在交叉的部分,我在書中也會提到,一些私募進入了這個領域,而且做得很好。但這兩者畢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或許有些理念相通,但不管是從市場主體,還是歷史發展,投資方式上,都是迥然不同的,所以放在一起寫是不合適的,只會造成混亂。或許,等到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會再寫一個股權私募江湖。

  問:您在這本書裏記述了很多私募證券基金高手的故事,如楊百萬、闞治東、呂梁、趙丹陽等,每個故事都異彩紛呈,您希望通過這些人和故事裏傳達什麼?

  仇曉慧:對於這樣一個對歷史與投資風格都有精彩闡釋的書而言,讀者應該可以從這兩方面獲得不同的 啟發,各取所需。我自己的感觸是,任何一種投資方式都有存在與發揚的客觀原因,所謂大道至簡,如果你找到了一個最適合你的,你絕對可以成為市場高手。當然,不要忘記歷史,你要時時記住,你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大背景,不管是市場背景還是政策背景,這樣,一個讀史的人,思路會更為暢達,你也會心知肚明,什麼時候,能最合適地去發揮自己的投資方法。

  問:您如何看待私募證券基金的各種投資理念和方法,如:價值投資、技術分析、趨勢預判、量化投資等。

  仇曉慧:其實都是大派,各有全套武功,都可以路路通頂,關鍵就看你掌握的程度如何了。

  問:您對私募證券基金領域裏的權力與規則怎樣理解?

  仇曉慧:目前,私募證券基金還沒有話語權,不成氣候的時候,更是誰也沒辦法説制定規則。只存在私募證券基金與體制、環境的一種衝突。

  問:具體來講,私募證券基金與體制、環境的衝突是一種怎樣的狀況?

  仇曉慧:一方面是私募在合法性上仍然存在爭議,現階段主要有兩種合法形式,一種信託私募,也稱陽光私募,但信託口子歸屬銀監會管,而他們操作層面有些又歸證監會管,經常會發生衝突。如股指期貨,銀監會是限制的,所以信託賬戶遲遲不能開,但證監會管轄的基金、券商則早已放開。另一種形式就是今年剛剛出現的合夥制私募,但對於稅務、合夥人對賬戶的管理,有很多細節在實際操作中都有商榷,他們也處在一個半灰色的管理地帶。還有就是私募是否能適應目前的體制與市場環境的變化,如體制套利,可能就不適用了,或是對於新入場的私募而言,會有資源上的瓶頸,這裡就會有新的衝突産生。

  問:跟國外相比,您認為國內的私募證券基金有何特點?您如何看待中國私募證券基金的前景?

  仇曉慧:國內私募證券基金因為剛剛起步,與國外相比,最大的差別是穩定性不強。但是他們本身發展速度很快,諸如國外十幾年好不容易出現了一個很好的投資方法,中國人兩三年就運用起來了,對政策的領悟也應該屬於全球一流。
  前景有三個方向,在書的後記中也提到了,我寫的時候,預測的就是一個長期的方向。一是,將出現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版伯克希爾.哈撒韋,就是將自己的私募變成了一家上市公司。二是中國全球宏觀基金迅猛發展,在國際一流的對衝基金經理中,將出現中國人的名字。此人可能像當年的索羅斯一樣,因攻擊貨幣體制漏洞引發亞洲金融危機而成為全球公認的投資大師。三是,在不遠的將來,中國將出現一批千億級私募,他們不僅管理富人的財富,同時還管理年金、社保等國家資産。我自己預測,最早摘得桂冠的是對中國體制理解得比較深刻、又與政府人脈關係比較深的中國特色派私募。

  問:寫完這本書後,對銷量的預估是什麼樣的?您這本書的銷量十分驚人,你自己是怎麼看的?原因何在?

  仇曉慧:當時出版社告訴我首印數字時,我覺得已經高估了。銷量多少有些意外。因為自己在圖書作者方面還是新手,我曾跟朋友説,一個作者估計要寫到第三四本書的時候,才有希望寫出個暢銷書,所以也做好了馬拉松的準備。不過能在那麼短時間內加印還是很令人振奮的。前兩天還聽到一個段子,是吳曉波老師説的: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朋友去一個地方做按摩,看到10個人手裏,8個人拿着《私募江湖》。
  我估計,很多人可能覺得私募是個很神秘的領域,有人能夠像武林百曉生那樣從頭至尾地娓娓道來,那就再好不過了,我一不小心正好做了這麼個事情。對於圈內人來説,有些可能是自己想與江湖高手比試一般,有些可能想諳熟一些潛規則,知道中國資本市場的規律,還有些半隻腳踏在私募圈的,想看看自己屬於哪門哪派,發展前景如何。這本書滿足了人們這些需求。

  問:創作這本書的過程是什麼樣的?花了多少時間去收集資料?都通過什麼樣的途徑去收集的?

  仇曉慧:創作此書有些偶然。因為我自2006年起,一直在構思一個財經小説,涉及的時間跨度比較長。我給自己一個任務,必須要諳熟證券市場20年來所有重要的大事與投資高手。平日裏我自己會下意識地去積累、梳理與判斷證券歷史走向。在2008年市場不理想的時候,私募高手正好比較清閒,我與他們開始接觸頻繁,我發現很奇妙的是,我漸漸可以將這些人物放在這根歷史的軸線中,而且他們之間也有一些脈絡與關聯,私募江湖的框架就慢慢在頭腦中成型。當時我一週至少採訪一個私募。有的私募很難找,我就通過各種圈子,諸如券商、軟體推銷商、理財路演會等等。記得有段時間實在找不到人,我就徘徊在金融公司密集的辦公大樓,看大堂裏的公司招牌,有沒有投資公司,然後一個個門敲過去,或是直奔券商大戶室。現在想來這個過程有點像做銷售。如此一來,就認識了很多朋友,之後就像滾雪球一樣,圈子帶圈子。由於一直懷有歷史情結,於是每次採訪也都會順帶問他們與時代背景有關的東西,私募江湖也逐漸立體起來。

  問:創作時您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呢?

  仇曉慧:寫的過程一直壓力滿大。因為還要寫日常的稿件,那段時間的日常工作是每週寫2萬字,做10個版。另外就是在晚上寫這個書,因為出版機構也會有deadline。那段時間我們報紙正在改版,每天渾渾噩噩地中午去上班。估計領導也很恨我,想我怎麼經常遲到。寫的時候很興奮,我有兩本本子,一直記錄一些零碎的靈感,寫完後都涂滿了,完成後覺得自己也蠻偉大,因為真的很辛苦。大家看到的呈現出來的是一個很簡單的東西,因為把思路都理順了,但當時對於我而言,不管眼前晃動的是人還是新聞,都是形同亂麻的素材,一開始連時代劃分也不知從何入手,做了多次論證。

  問:對這本書的期許是什麼?

  仇曉慧:我當時希望這本書能夠體現出中國私募的水準與發展邏輯,之前國內從來沒有人這麼做過。書裏還有人物的部分。但我在寫人物的時候,由於有時代背景作依託,就更為游刃有餘,完全不是考慮名氣大小,也不想對任何私募人物做諂媚或推崇,只是告訴大家,某個風格或流派的私募,高純度的代表是什麼樣子的,他們的操作理念又是在什麼背景下形成的,會有什麼局限。對悟性高的讀者可能體驗也會更深刻。

  問:這本書其中幾章情節很精彩,像是在講一個江湖上的傳奇。為什麼想這麼寫一本有點專業的財經書呢?

  仇曉慧:在書的自序中我也提到,我希望自己像《蟬翼傳奇》的蘇小魂一樣,對私募江湖上的脈絡與流派諳熟於心,所以肯定受到武俠風格的影響。當時,我還想過用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來命名一些投資流派,但這麼做就太像野史了。於是我找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一手拿《蟬翼刀》,一手拿《激蕩三十年》,於是就寫了個“江湖財經”,最終還是偏正史,畢竟這是財經的價值所在。不經意形成這個寫法可能與我從小寫小説有一點關聯,後來我發現自己找到了鼻祖,西方人寫財經都是故事寫法,這讓我很興奮,因為這是我與生俱來的表達方式。我大學時候也學財務報表,可以做到在不失專業性的情況下,又能寫出好讀的文字。

  問:未來還有出新書的打算嗎?將會是什麼題材的?

  仇曉慧:目前在寫一個財經小説,初步構想是上海灘版的《大時代》,我很癡迷這部TVB電視劇,這個小説也構思了近4年。如果説《私募江湖》是拋磚引玉,那麼,與私募接觸中有些不可言傳的東西,一些更有深度的東西,一些更為複雜黑暗的內幕與衝突,在財經小説中將會有充分的體現。

  問:您自己有欣賞的財經作者和財經作者嗎?

  仇曉慧:我自己最喜歡的財經作家有吳曉波、還有美國作家格拉德威爾。我喜歡的財經書主要有三類,一類是知名投資人的投資理念與傳奇,如《金融煉金術》、《股票作手回憶錄》等,這種體驗是一般外行寫不出來的,也讓我對中國私募高手們推崇的大師原始理念諳熟於心。還有一類是有點突發奇想的財經書,如《長尾理論》、《異類》等,喜歡後者與我從小偏好社會學有點關係,這些書與我腦海中經常出現的瘋狂理念與想像很契合,也告訴我通過什麼方式可以系統呈現。這兩類書可能都是我日後創作財經書的主要方向。另外就是一些宏觀與歷史名著,如《克魯格曼的預言》、《偉大的博弈》等,這類經典書總是可以讓人反復閱讀。

【字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新疆第五屆天山讀書節啟動 2010-09-10
《讀書與懷人》 2010-08-23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價值投資者的必讀書 2010-08-13
深圳讀書月"全民閱讀網"上線 2010-08-11
第六屆江蘇讀書節在南京開幕 2010-07-20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央行盯的或許不是CPI[思想頻道]地産已成投資業“鴉片”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