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超級精英的8條基本準則
《超級精英》
2010-07-14   作者:邱恒明  來源:經濟參考網
 

【美】戴維羅特科普夫 著,南海出版公司
    從60億全球人口中挑出的6000人。這些人管理著我們的政府,經營著跨國大公司,操控著國際經濟、媒體、宗教,以及一些處于陰影下的領域,如恐怖組織。這6000人是全球精英,並且引領著當下社會的發展。今天的超級精英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權力和財富,他們的全球化速度遠遠超過了其他任何團體。
    要想全面了解超級精英,先要仔細觀察哪些人參加了這些高不可攀的會議,佔據著高層權位。我作過一項超級精英調查,創建了一份6000多人的涵蓋全球的名單。名單上的每一個人都能跨越國界,對幾百萬民眾的生活産生影響。每一個人都在積極追求自身的利益。這個集團包括,如同我在本書開頭指出的那樣,最大的公司、最大的銀行和投資公司、一國政府與政黨、軍隊、媒介機構、宗教團體、非政府組織的領導人,以及影子精英成員,影子精英的影響源自非法或非常規手段,從恐怖分子到重要的部落格主。
    當然,這份名單並不完整。就算是一個壞鐘,一天也有兩次是準的,而這樣一份名單一旦完成,卻注定是不準確的。地位改變,機構合並,權力消長都會影響名單內容。發表這樣一份名單立刻會産生誰在名單上誰不在名單上的辯論,反而遮掩了更大的問題。
    然而,通過編輯這樣一份名單,我們可以大致了解這個集團的基本情況:性別、國籍、教育背景,以及這些特徵今後可能引發的變化。在某種程度上,這份名單是有所選擇的分類産物。如果認為政府領導人比商業領袖更重要,我就會在名單上添加更多的政府領導人。如果認為首席執行官更符合我的標準,我就會在名單上增加更多的企業家。不過,這份名單已經盡可能地反映出現代世界的權力集中在什麼地方,金融業、商業和資訊業精英迅速崛起,軍事和政治精英相對衰落,精英的地緣背景開始轉移並引發一連串變化。
    縱觀各方觀點,都無法否認名單上的同質性和不平衡的事實。這些資料讓渴望成為超級精英的一般人清楚看到,他或她需要做些什麼事才能如願以償。

    晉升超級精英的8條基本準則:

    1. 男性
    沒有一個集團像超級精英那樣,女性代表如此稀少。全球人口中的51%是女性,但全球權力結構卻是離奇的不平衡,超級精英中只有6.3%是婦女。有趣的是,與我交談過的幾個女性超級精英相信,婦女能夠勝任她們領導的一切,而且她們指出,由男子佔支配地位的制度忽視了女性的發展潛力。不過,她們也認為很少有婦女願意作出必要的犧牲以便進入有權人的行列。她們似乎也樂于接受她們作為女性領袖的特別地位,似乎並不熱衷于分享榮譽。

    2. 嬰兒潮時代出生的人
    嬰兒潮時代出生的人正在統治當下的世界。盡管新生代的資訊精英已出現,超級精英中年齡在40歲以下的只有3%;45%的人超過60歲。超級精英的平均年齡是58歲。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0年出生的一代人已經掌權,可能還要繼續掌權,壽命和工作年限的延長強化了這一趨勢。

    3. 歐洲文化根源
    沒有哪個國家的超級精英的數量能達到美國的一半。美國的超級精英佔全球的17%,是其人口佔全球比例的4倍。北美洲和歐洲加在一起,佔了超級精英的一半。亞太地區僅佔1/3。位列前10的國家佔了這個集團的57%。它們是:美國、中國、英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德國、日本、墨西哥和法國。增長最快的是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如果你把北美算作跨太平洋地區的一部分,趨勢將有所不同。

    4. 名校畢業生
    從超級精英名單上隨意抽取300名成員作為全球各領域的樣本,我們發現近30%的人畢業于20所名牌大學,排在前面的有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和芝加哥大學。一般來説,超級精英能受到比普通老百姓更好的教育。美國只有9%的民眾能獲得研究生學位,超級精英中的47%擁有研究生學位。像國際網絡電話係統Skype創始人、丹麥企業家賈納斯?弗裏斯那種連高中文憑都沒有的成員只佔2%。91%的超級精英都有大學畢業證書。如果來自發展中國家,超級精英在發達國家上大學的機會比自己的同胞更多。超級精英中有41%以上屬于這種情況。

    5. 進入商界或金融界
    63%的超級精英來自商界或金融界。商界高層佔據超級精英集團的半數,金融界高管和投資機構高管佔13%。其次是政府和多邊組織領導人,佔18%。軍事和國防部門領導人佔7%,宗教領袖佔4%,比文化界領袖略少一點。影子精英成員約佔2%。

    6. 具有機構權力基礎
    僅憑自身財富或者影響力,完全不需要機構權力基礎去獲得全球影響的人少之又少。最起碼會使用出版商、電影制片商、機構投資等去實施他們的權力。據估計,只有不到2%的超級精英不與公司、政府、軍事組織、基金會、教會、媒介組織、形態各異的恐怖組織與犯罪網絡聯繫。

    7. 獲得財富
    全球近1000名億萬富翁都在這份超級精英名單上。此外,如同我們已經看到的那樣,美國的政治領袖以及J.K.羅琳、夏奇拉、波諾等文化精英每年的收入也都在百萬美元之上,雖然財富不一定能轉變成權力,但據統計,大約60%的超級精英是百萬富翁。

    8. 靠運氣
    成為超級精英不是命中注定。有許多60多歲、哈佛畢業的百萬富翁都不是超級精英。事實上,如同前文指出的那樣,許多落選者雖然很成功,但是非常不滿意自己被超級精英排斥,他們不明白為什麼他們畢生信奉精英體制,卻只能當超級精英的配角。答案很明顯:運氣,至少部分原因是運氣。運氣難以培植,但卻是進入超級精英的必備條件。

    成為超級精英不完全是靠命運,單憑運氣難以成就大事。因此,還有第九條準則要遵循,如果想成為超級精英,你必須充滿雄心壯志,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多項針對成功者和掌權者的調查顯示,這些人具備的某些共同特性並不符合一般人對健全人格的觀點。這不是説,有權的人都是發瘋的狂人。恰恰相反,他們大部分是心理素質很強的人。
    某些心理特徵在領導人身上比一般人更常見。失敗之人常常讓他們的精神問題阻礙他們的成功,但成功之士往往利用他們的精神問題推動自己前進。因此,偏執的性格類型往往出現在領導人中間。他們做事井井有條,對工作狂熱,注重細節,有時事必躬親,能把周圍人折磨得要死。
    雖然與他人合作常常是獲得偉大成功的關鍵因素,但是心理學家、人類學家和企業顧問麥考比在《自戀領袖:難以置信的優點,無法避免的缺陷》一文中指出,比爾蓋茨、安迪格魯夫、傑夫貝佐斯和傑克韋爾奇等超級明星級企業領導人現已成為引人注目的人物,他們正在用和歷史偉人同樣的方法領導變革。
    縱觀整個歷史,自戀者總能出來鼓舞人民,引導未來。當軍事、宗教、政治領袖統治著社會,社會議程由拿破侖?波拿巴、聖雄甘地,或者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這樣的人物決定。但是,當商業成為社會變革的引擎時,一批新的自戀狂應運而生。20世紀初就是如此,安德魯卡內基、約翰洛克菲勒、托馬斯愛迪生和亨利福特這些人利用新技術,改造美國工業。類似的情況在今天再次出現。

    作者簡介:

    戴維羅特科普夫,現任美國加藤羅特科普夫國際咨詢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美國外交政策、經濟戰略、國際商業咨詢。在克林頓執政期間,他是美國聯邦政府商務部副部長,主管國際貿易政策。卸任後,羅特科普夫于1996年加入了基辛格顧問公司,擔任總經理。

【字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 2010-07-01
[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2010-06-08
《懸崖邊的貴族》的斷想讀書留香 2010-05-18
得書在緣,讀書在悟,藏書在心 2010-02-26
于丹:讀書像"老牛吃草" 2009-12-22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左曉蕾:信貸此時放松調控將前功盡棄[思想頻道]謝和平:發展和掌握低碳核心技術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