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美歐日搶佔國際競爭制高點
    2010-06-25    作者:記者 張澤偉/天津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物聯網正在成為繼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網之後全球信息産業的又一次科技與革命浪潮。日前在天津參加“中國物聯網産業發展高峰論壇”的專家認為,近年來,美國、歐盟、日本等全力助推物聯網發展,尤其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後,更是加大了刺激措施,試圖將物聯網作為振興經濟、搶佔未來國際競爭制高點的“法寶”。因此,專家建議我國應根據國際競爭新形勢,著手破解當前物聯網發展中存在的瓶頸問題。

  發達國家紛紛搶奪發展先機

  中國信息産業商會會長、中國RFID産業聯盟理事長張琪指出,物聯網一方面可以提高經濟效益,大大節約成本,另一方面物聯網的市場規模遠遠大於互聯網,能為經濟復蘇提高強大動力。因此,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都投入鉅資研究、鼓勵發展。
  美國政府在2008年底將IBM公司提出的“智慧的地球”計劃,作為美國信息化戰略的重要內容,並將物聯網列為“2025年對美國利益潛在影響最大的關鍵技術”。美國總統奧巴馬就職後,將“新能源”和“物聯網”列為振興經濟的兩大“武器”。未來幾年,美國在“智能電網”方面將投資110億美元,對衛生醫療信息技術應用投入190億美元。
  張琪説,美國將“物聯網”視為振興經濟、確立競爭優勢的關鍵戰略。在短期,該戰略要求政府投資于諸如智能鐵路、智能高速公路、智能電網等基礎設施,能夠刺激短期經濟增長,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其次,新一代的智能基礎設施將為未來的科技創新開拓巨大的空間,有利於增強國家的長期競爭力;另外,物聯網的應用能夠提高資源與環境的利用率。
  歐盟在物聯網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並開始推動物聯網的主要技術RFID(射頻識別技術)在經濟、社會、生活各領域的應用,著力解決安全和隱私、國際治理、無線頻率和標準等問題。2009年6月,《歐盟物聯網行動計劃報告》提出14項行動計劃,試圖奪取物聯網發展主導地位。同年10月,歐盟推出“物聯網戰略研究路線圖”,力推物聯網在航空航天、汽車、醫療、能源等18個主要領域應用,明確12項關鍵技術,首推智能汽車和智能建築。
  日本在2009年3月提出“數字日本創新計劃”,在同年7年進一步提出“I-Japan戰略2015”,其中交通、醫療、智能家居、環境監測、物聯網是重點。
  物聯網的應用和産業發展在歐美國家方興未艾。目前,歐美國家已將RFID技術應用於交通、車輛管理、身份識別、生産線自動化控制、倉儲管理及物資跟蹤等領域。天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馬建國説,RFID已在歐美國家成為成熟的“産業鏈”,如,飛利浦、西門子等半導體廠商壟斷了RFID芯片市場;IBM、惠普、微軟等國際巨頭搶佔了RFID中間件、系統集成研究的有利位置;不少公司提供RFID標簽、天線、讀寫器等産品和設備;沃爾瑪、麥德龍等零售巨頭和寶潔、寶馬、大眾等頂級製造商已把RFID技術應用於供應鏈管理。

  我國亟需制定物聯網發展戰略規劃

  專家認為,在歐美發達國家紛紛發展物聯網搶佔未來國際競爭制高點的時候,我國也應“有所作為”。一方面,將發展物聯網上升為國家戰略,制定促進物聯網技術研發、産業發展和現實應用的長遠發展規劃。另一方面,亟需破解物聯網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瓶頸問題。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高度重視信息安全,確保國家機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不被外泄。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魏鳳指出,物聯網這種高度智能的網絡使得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通信無時、無處不在,信息安全正在告別傳統的病毒感染、網站被黑及資源濫用等階段,邁進一個複雜多元、綜合交互的新的歷史時期。在數據感知和信息傳輸過程中,如何確保國家機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不被外泄,有關部門要吸取互聯網發展過程的經驗和教訓,做到趨利避害、未雨綢繆。因此,專家建議國家盡快將《信息安全法》納入立法規劃中,盡快&&《信息安全條例》。同時,物聯網産業鏈上的硬體製造商和軟體提供商也應從技術層面著手規避物聯網的信息安全隱患。
  二是要建立物聯網標準化體系,實現標準的統一與協調。
  物聯網在我國的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即使在全世界範圍,都沒有統一的標準體系&&。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劉清濤認為,標準化體系的建立將成為我國發展物聯網産業的首要先決條件。他説,物聯網發展過程中,傳感、傳輸、應用各個層面會有大量的技術出現,如果技術標準不統一,容易出現跨行業、跨領域的物聯網設備無法融入,不僅大大增加了應用成本,還會導致整個産業和市場的混亂。
  專家們指出,“賣設備不如賣標準”向來是信息技術領域的黃金商業準則。因此,我國要堅持國際標準和國內標準同步推進的原則,著手研究和制定我國物聯網標準,統一技術和接口標準,進一步確立並擴大我國在物聯網領域國際標準制定上的發言權。
  三是要在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方面取得突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寶國認為,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是物聯網産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驅動力。作為國家戰略新興技術,不掌握關鍵的核心技術,就不能形成産業核心競爭力,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受制於人。我國同發達國家在物聯網技術方面雖然有同發優勢,但在信息技術方面的基礎仍較薄弱,需要基礎&&和關鍵技術的重點投入。另外,我國雖然出現了一些研究機構,但它們要麼側重基礎理論,與應用有距離,要麼側重於工程,與中小型企業同質化,重復性工作居多。
  四是要建立統一高效的管理&&。
  中國移動天津公司客戶營銷服務部副總經理徐江&&,物聯網的價值在於網,在於應用。感知的信息,如果沒有一個龐大的網絡體系,不能進行管理和整合,那物聯網就沒有意義。因此,當前我國應建立一個全國性的、綜合的業務管理&&,收集各種傳感信息,再分門別類地管理,進行有指向性的傳輸。否則,各自為政將導致效率低,成本高。

  相關稿件
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正式成立 2010-06-22
瞄準家電等終端市場 物聯網市場應用提速 2010-05-20
中國物聯網産業發展空間巨大 2010-05-07
IPv6會議大唐電信闡述物聯網戰略與實踐 2010-04-15
賽跑物聯網:信息産業的第三次浪潮 201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