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0億誘發北京南城地産加速商變
    2010-05-14    作者:記者 馬俊/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資料照片

    “南城規劃方案目前已經成為京城商業地産投資的風向標,曾經的‘價格洼地’不久將成為新的地産‘價格高峰’。”中經聯盟秘書長陳雲峰近日&&,南城已迎來新的轉折點,三年後,北京“重北輕南”的格局將會被逐漸打破。北京市去年底啟動的《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行動計劃》表明,至2012年,宣武、崇文、豐&、大興、房山五區將得到約2900億元投資。業內人士紛紛預測,南城商業地産由此攪熱,而其缺“商”的窘境將隨之改寫。記者近日在採訪中發現,在政策南傾、房地産市場火爆的拉動下,敏銳的地産企業及商家早已聞風而動,一場土地與商業地産的“南城大戲”已拉開帷幕。

  眾商家將南城視為新掘金地

  在南三環、南四環轉一轉,除了木樨園、大紅門一帶大大小小的服裝市場以及玉泉營一帶的家居、花卉市場外,剩下的商業設施基本上都是少數超市及臨街散鋪。公認的事實是,相對於其他城區,南城商業普遍低端落後,仍以市場型為主,業態不均衡,低端批發市場以及臨街店舖長期佔據主導地位,缺乏領導現代商業以及複合業態的購物中心項目,適合中高端家庭消費的餐飲、娛樂、精品零售業態也極為缺乏,已跟不上區域發展態勢。然而,隨着《城南發展計劃》的&&,蟄伏多年的南城經濟與商業、商務配套的發展如離弦之箭,一眾商家已將南城視為新的掘金地。
  去年11月,韓資商企樂天瑪特位於南四環公益西橋的北京首家標準店開門納客,這是城南五區發展規劃公布後開業的首個商業項目,由此拉開了南城商業設施的爭奪戰。記者日前從陽光新業地産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投資於北京東南三環的北京分鐘寺陽光新生活廣場今年5月全面啟動。北京南三環這片沉寂已久的區域將迎來首座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閒為一體的時尚生活購物中心。陽光新業商業管理中心副總經理李睿&&,作為國內第一家引進國際戰略投資的A股上市公司,陽光新業地産股份公司憑藉十餘年的專業地産開發運營經驗,在中國商業地産界中日漸活躍。截至2009年12月,公司已在全國持有或管理25個商業地産項目,商業總建築面積超過130萬平方米。
  李睿認為,城南五大區佔全市面積的20.5%,在這一范圍內培養成熟的商業氛圍勢在必行,而分鐘寺陽光新生活廣場位於北京東、南三環與京津塘高速交匯處,不僅地處交通主幹道,而且緊鄰未來地鐵10號線二期的分鐘寺站。預計目標商圈的人口數量兩年內將達到60萬人左右,旺盛的家庭消費需求為項目本身提供了強大的購買力。李睿透露,分鐘寺陽光新生活廣場在前期招商方面採取了與零售品牌共贏的招商策略,目前招商工作已全面展開,市場反響熱烈,星美國際影城及華潤萬家超市已經作為主力店入駐。

  “重北輕南”格局將會被打破

  北京商鋪的價值一直呈現北高南低的格局。但這一格局正悄然生變。毫不誇張地説,目前北京南城稍具規模的大商場,用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新世界百貨、菜百、SOGO、國瑞城……過廣渠路再往南,基本沒有像樣的購物中心。多年來,提起南城商業,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臟亂差的服裝批發市場、參差不齊的建材市場。
  對於北京南城來説,2009年無疑是一個轉折之年。上月,醞釀三年之久,由北京市34個部門和城南五區共同參與制定的《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行動計劃》正式對外公布,未來三年,宣武、崇文、豐&、大興、房山五區將得到約2900億元投資。據記者了解,僅南三環到南四環一帶,就有多個大型商業項目在建或招商。具體到各區來看,崇文區今年計劃新增20萬平方米的商業設施;大興區重點推出16個金融、商業及地産類項目,總建築規模超過600萬平方米;房山將打造華北最大的奧特萊斯……
  姍姍來遲的南城發展計劃讓很多業界人士為之興奮。中經聯盟秘書長陳雲峰&&,南城已迎來新的轉折點,三年後,北京“重北輕南”的格局將被逐漸打破。然而,“造街容易造市難”,由於歷史等諸多因素,北京南城新老商業交集特徵顯著,分散發展,目前尚無統一的通行規劃與設計包裝,這片沉寂已久的價值洼地在“借勢”之餘,需要考量的不僅僅是規模、形象,如何依託現有産業格局進行升級,如何做好商業網點布局以及業態合理規劃更為第一要務。
  專家&&,商家選擇此時扎堆南城,誘惑在於南城地區商業地産的增值空間、人口結構調整帶來新的消費潛力。之前制約南城商業發展的交通問題、公共服務設施缺乏的兩大“瓶頸”問題,隨着2900億元的投資到位,無疑將得到有效緩解。然而,業內人士也呼籲,如何依託現有産業格局進行升級,區域內各種商業項目如何合理布局,是有待當地政府和開發商合力解決的兩大難題。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各自為政、分散發展是南城商業生存現狀,以專業市場、産業科技園為主的現實結構也為區域商業升級帶來了難題。李睿認為,北京南城應在老的商業品牌已成特色、新興商業需要發展的背景下,讓新興業態與傳統業態在關聯區域內互動發展,形成傳統業態、主題商業和新型時尚購物中心互動發展的格局。而地方政府有意識地在市政建設方面進行引導支持,才是南城商業發展的出路所在。

  未來更多開發企業向商業地産開發轉型

  商務部流通産業促進中心副主任董柏玉近日在“2010年中國地産新視角商業地産高峰論壇”上&&,城鎮化給商業地産帶來新的機遇,今後,國家要做大做強流通業,重點培育一大批有國際競爭力的流通企業,在此過程中一定要進行資産重組和兼併,建議商業地産企業把握其中的大的商機,與流通零售業的大企業協作,共同推進流通商業的建設。
  董柏玉&&,商業地産的開發、利用對於流通的經營和管理至關重要。我國總體商業地産資源人均佔有還不夠,還存在很大問題。對於商業地産的發展趨勢,中國不動産研究中心主任馬磊也認為,2010年,商業地産投資在融資環境改善的條件下將大幅增加,國有企業的復蘇將對低密度綠色辦公樓産生巨大需求,區域特色商業和城市綜合體將成為未來商業的開發熱點,高端商業開發熱、供應過剩現象將得到部分緩解,社區商業會有一定程度的放量,未來將有更多開發企業逐漸向商業地産開發轉型。

  相關稿件
房地産步入改革“窗口期” 2010-05-14
房地産"一業獨大" 三個"難以為繼"加劇風險 2010-05-14
房地産調控也使用“苦肉計” 2010-05-11
為了股市放鬆房地産調控大錯特錯 2010-05-11
偷漏稅造就房地産暴利 201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