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輪胎 眾多印度企業幹着急
印度限制進口中國輪胎自吞苦果
    2010-04-01    作者:記者 毛曉曉 孫韶華 曾德金/綜合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資料照片)

    從今年2月19日起,印度商務部對從中國、泰國進口的商用車子午線輪胎加徵反傾銷稅,這一決定導致印度國內市場上子午線輪胎供應不足,多家汽車公司的商用車生産線被迫減産。
  塔塔汽車公司商用車部負責人彼薩羅迪對《經濟參考報》記者&&,過去一兩個月,印度大部分廠家都遭遇輪胎短缺這一生産瓶頸,塔塔商用車為此不得不減産5%到10%,目前塔塔正與輪胎供應商商討解決辦法。印度另一家商用車生産商Ashok Leyland則&&,政府限制中國輪胎進口後,自己的産量減少了20%。
  事實上,印度汽車市場近年來發展迅速,但受制於輪胎業這塊短板,眾多汽車企業只能幹着急。印度汽車生産協會主任迪利普切諾伊無奈地接受了子午輪胎印度國內生産能力嚴重不足這一現實。“(印度)國內輪胎企業的擴展速度落後於與來自汽車行業的需求,加上進口又受到限制,汽車生産企業除了減産還有什麼選擇?” 
  記者了解到,印度國內汽車輪胎業已形成“卡特爾”,對內操控價格保證盈利空間,對外則積極向政府施加壓力,排斥進口輪胎並利用多種手段抑制其市場份額。
  早在2008年,印度壟斷和限制貿易行為委員會就曾指出,印度五大輪胎生産廠商正以寡頭形式進行運作,以此減少必要的市場競爭。為此,該機構曾建議不要限制進口子午線輪胎,因為無論生産能力還是生産技術,印度企業都相當欠缺。
  據介紹,印度自己製造子午線輪胎生産能力一直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其子午線化水平僅為9%,而中國是70%,巴西是72%,世界平均水平也達到65%。
  目前,印度阿波羅輪胎、JK輪胎和工業、Birla輪胎等主要輪胎企業都準備加大投資子午輪胎,像米其林這種國際輪胎巨頭近期宣布計劃在印度欽奈投資400億盧比(1美元約合46盧比)設廠生産子午輪胎。但印度主要輪胎生産商阿波羅輪胎公司印度區總裁莎爾瑪坦言,即便印度和國際廠商增加對子午輪胎的投資,未來3年印度國內輪胎子午化水平也只能達到25%。
  作為印度汽車生産協會主任,迪利普切諾伊説,與印度輪胎業的“卡特爾”做生意非常困難,因此所有汽車生産商都歡迎進口。
  中國輪胎主要出口企業雙星輪胎工業有限公司業務部某負責人在接受《經濟參考報》採訪時&&,從近幾個月的訂單情況來看,印度客戶並沒有反映出現輪胎短缺。不過,印度對中國進口的商用車子午線輪胎徵收反傾銷稅之後,向印度出口輪胎的國內廠家數量確實減少了很多,印度輪胎市場出現供不應求也是可以預料的。客戶之所以不增加訂單,是出於害怕中國廠家提價的考慮。“一方面供應印度輪胎市場的中國廠家減少了,另一方面現在天然橡膠也在漲價,確實也存在價格上漲的壓力。”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雙星輪胎總公司本身受影響不大,因為畢竟印度不是我們出口的主要市場。不過顯而易見印度市場會深受其害,因為印度自己的輪胎生産能力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據我了解,印度的全鋼胎生産基本沒有,印度的尼龍(輪胎的原材料)價格又特別高,自己生産輪胎成本遠遠高於中國。”
  美國輪胎“特保案”使我國輪胎出口遭受重創。目前輪胎出口額比“特保案”發生前下降了70%至80%。
  2010年中國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貿易環境,出口阻力越來越大。現在向我國輪胎出口企業提出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國家已達十余個。今年,對於出口占比達40%的中國輪胎行業來説,出口市場大幅增長可能性很小。
  對於中印兩國之間的貿易摩擦,印度駐華使館經濟與商務處一等秘書高志遠3月30日在北京舉行的2010中印發展論壇上説,“關於中印之間的貿易關係問題,這要看怎麼看待貿易摩擦,貿易摩擦是很常見的事情。中印兩國有更多的(貿易)互動,就會有更多的爭端、更多的調查”。
  他還説,中印兩國之間50%至60%的貿易摩擦最終是靠雙方妥協解決的,“幾乎沒有任何案件訴諸反傾銷的最後程序”。
  相關稿件
廢輪胎難越中國國門 2009-12-30
阿根廷對我輪胎展開反傾銷調查 2009-12-22
“賽輪模式”有望助解中國輪胎産業困局 2009-11-24
“輪胎特保案效應”漸次顯現 2009-10-20
中國輪胎企業積極面對挑戰 2009-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