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航道:或成我國第九條遠洋運輸航線
    2010-03-18        來源:經濟參考報

    隨著北極航道的開通有望從夢想變成現實,目前,國際上正在興起“北極航道通航運動”,越來越多的國家及公司對北極航道的開通躍躍欲試。專家預計,“北極航道”一旦貫通,必將成為溝通亞洲、歐洲、北美洲一條新的“海洋交通大動脈”。
  2009年夏天,在沒有俄羅斯破冰船開道的情況下,德國布魯格航運公司的兩艘貨船“友愛”號和“遠見”號從韓國裝貨出發,一直向北航行,途徑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參崴)後,繼續北上,成功穿越傳説中冰封無法通航的北冰洋“東北航道”,順利抵達俄羅斯西伯利亞的揚堡港,最後抵達荷蘭鹿特丹港,完成了貫穿整個東北航道的全部航程。
  國際航運界普遍認為,德國布魯格航運公司的此次航行在北極航運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一條新商業航線的誕生。

  改寫世界海洋運輸格局

  目前,在環球海上航行中,只能通過巴拿馬運河或蘇伊士運河來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甚至需繞道非洲南部好望角,與這些航線相比,北極航道一旦開通將大大縮短航程,帶來巨大的商業利益和經濟利益。如日本的集裝箱從橫濱到荷蘭的鹿特丹港,經非洲的好望角需要航行29天,若經新加坡的馬六甲海峽、經蘇伊士運河需要22天,但如果同樣的船舶採用北極航線,則僅需15天就可以到達。
  此外,北極航道一旦開通,還可減輕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日益嚴重的擁堵,避開日益猖獗的索馬利海盜的威脅。
  江南社會學院陸俊元教授分析認為,北極航道開通不僅會直接改變原有的世界海洋運輸格局,還將使北極地區的戰略地位整體提升。新航線將帶動沿線經濟發展,催生一些新的居民點,促進現有港口、城市規模壯大,航線經過的國家在世界上的地緣政治影響力也將隨之增強。
  同時,新航線將分散一部分原有航道的貿易貨物,降低原全球航運線的分量和地位,航線所在國的影響和地位也將受影響。地球中路戰略地位下降,北極地區戰略地位抬升,這種變化將導致世界重心向北方偏移,一定程度上改變世界格局。
  隨著北極地區越來越成為國際地緣政治熱點地區,有關北極航道的國際紛爭也日趨激烈。中國海洋大學郭培清副教授認為,東北航道之爭主要發生在俄羅斯與美國、歐盟等國間,而西北航道之爭主要發生在美加間。
  俄羅斯堅持對北極東北航道的控制,而歐盟和美國以及日本則提出在個別航段享有無害通過權和自由通行權。加拿大主張西北航道屬于加拿大內水,而美國則堅持西北航道屬于國際通道。

  對我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我國作為近北極國家,北極的“黃金水道”一旦開通對我國的意義十分重大。
  據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戰略副主任張俠研究員分析,目前,海運承擔了我國90%以上的國際貿易運輸,我國外貿主要有八條海運遠洋航線,分別是中國—紅海航線、中國—東非航線、中國—西非航線、中國—地中海航線、中國—西歐航線、中國—北歐、波羅的海航線、中國—北美航線、中國—中南美航線。
  如果北極航道順利開通,將使我國現有東、西向兩條主幹遠洋航線上增加兩條更為便捷的到達歐洲和北美洲的航線,不僅減少海上運輸成本,降低和分擔途經馬六甲海峽、巴拿馬運河、索馬利海域和蘇伊士運河等高政治敏感區所帶來的風險,還有利于開辟我國新的海外資源能源採購地。
  目前,我國石油主要進口地區是中東、非洲、俄羅斯和南美。北極地區資源儲藏豐富距離比較非洲、南美洲更接近我國,一旦北極航道全面開通,將大大增加其作為我國能源和原材料海外採購目的地的戰略地位。
  北極地區油氣資源非常豐富,被譽為“第二個中東”。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08年完成的最新估計,北極地區未探明的石油儲量達到900億桶,天然氣47萬億立方米,可燃冰440億桶,是地球上可與中東媲美的油氣資源戰略儲備倉庫。
  世界平均水深最淺的北冰洋,半數以上大陸架區水域深度都不超過50米,為能源開發提供了方便。北冰洋沿岸有可能成為世界上主要石油、天然氣産區之一。北極地區的煤炭資源極為豐富,而且煤質優良。據地質學家估計,總儲量約10000億噸或者更多,超過全世界已探明煤炭資源總量。
  北極航道對于我國海外貿易的商業價值也十分明顯。據專家研究,利用北極航道,我國沿海諸港到北美東岸的航程,比巴拿馬運河傳統航線大約節省2000到3500海裏;到歐洲各港口的航程更是大大縮短,上海以北港口到歐洲西部、北海、波羅的海等港口比傳統航線航程短25%到55%。
  此外,北極航道的開通,還將大大拉近我國與歐洲、北美等市場的距離,導致國際分工和産業布局發生變化,進而影響我國沿海地區産業分工和經濟發展戰略布局。

    [相關連結]

    北極航道,是指穿過北冰洋,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
  16世紀,由于繞過非洲和拉美南端的航線被葡萄牙和西班牙壟斷,西歐和北歐的探險家希望從北大西洋尋找一條穿越北冰洋,與財富遍地的東方建立起直接貿易關係的新航線,由此展開了長達兩個多世紀的航道探險。
  目前人們所指的北極航道主要包括“東北航道”和“西北航道”。
  東北航道也稱為“北方海航道”,大部分航段位于俄羅斯北部沿海的北冰洋離岸海域。從北歐出發,向東穿過北冰洋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亞海和楚科奇海五大海域,直到白令海峽。在東北航道上,連接五大海域的海峽多達58個,其中最主要的有10個。
  西北航道大部分航段位于加拿大北極群島水域,以白令海峽為起點,向東沿美國阿拉斯加北部離岸海域,穿過加拿大北極群島,直到戴維斯海峽。這條航線在波弗特海進入加拿大北極群島時,分成2條主要支線,一條穿過阿蒙森灣、多芬聯合海峽、維多利亞海峽到蘭開斯特海峽;一條穿過麥克盧爾海峽、梅爾維爾子爵海峽、巴羅海峽到蘭開斯特海峽。
  此外,北極航道理論上還有一條穿越北極點航線。這條航線從白令海峽出發,不走俄羅斯或北美沿岸,直接穿過北冰洋中心區域到達格陵蘭海或挪威海。由于北冰洋中心區域為多年累積的海冰所覆蓋,海冰最為密集和厚實,這條航線預計將是最後開通的和被利用的。

  相關稿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修改 2009-01-08
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修改公布 2009-01-07
交通運輸部:9.5億元投向長江中遊航道整治 2008-11-28
新型塔標亮相三峽航道 2008-07-08
蘇州市區18條航道集體“退役” 2008-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