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10-03-15 作者:記者 劉菊花/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工業和信息化部14日發布加強汽車産品質量建設、促進汽車産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提出,汽車生産企業要建立汽車産品質量責任制,不斷完善産品質量管理體系,改進、提高汽車産品設計、生産、銷售、服務全過程質量管理水平。 意見提出,汽車生産企業要加大技術升級和新技術研發力度,加強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手段提升産品質量。積極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不斷改善品種、提高質量,防止盲目擴大生産能力。要提高汽車産品和關鍵零部件的檢測能力,結合生産線改造,增加在線檢測設備。 汽車生産企業要加強汽車産品售後服務,加大對消費者正確使用汽車産品的培訓和指導,增強消費者汽車質量安全意識,發展和完善修配、保養等多種服務,擴大服務範圍,提高服務質量。企業要建立質量風險預警和防範體系,建立産品追溯、召回、申投訴處理和安全事故的責任追究制度,及時召回、處理缺陷汽車産品。 意見明確,建立健全汽車産品質量監管體系要注重四方面工作。一是完善標準法規體系,加強汽車行業安全和節能環保標準和技術規範的研究和制修訂工作。二是嚴格汽車生産企業和産品准入,加強《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公告》管理。三是加強公共檢測機構能力建設,大力加強第三方質量檢測機構的汽車産品強制性標準檢測能力建設和質量事故鑒定能力建設,不斷完善産品質量評價方法和評價體系。四是建立汽車行業質量信息公示制度,切實保護誠實守信的企業,制約和懲戒失信企業和失信行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