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10-02-25 作者:記者 陳剛/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業內專家如何看待電動汽車的發展現狀和國家標準的影響?行業發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動向?就此,記者日前採訪了汽車行業資深專家賈新光。 賈新光&&,電動汽車國家標準的作用將非常明顯,也將有利於疏導整個電動汽車行業長遠發展。“由於各個企業技術路線和開發的産品規格並不一樣,國家相關標準從行業管理的角度對此進行規範,對於行業發展來説顯得非常重要!沒有標準,就沒有辦法評價,就沒有辦法生産和市場化。”賈新光説。 賈新光同時&&,目前我國電動汽車行業想要掌握標準的主動權,涉及的最主要問題是“形成自己的專利”。“企業需要搶佔專利,而國家相關標準應當和企業的專利相連接,企業應當從專利中獲得收益,並利用相關專利為整個行業制定標準。”賈新光説,目前我國在發展混合動力車的過程中,已經發現“處處都是豐田公司的專利”。而在純電動車領域,我國汽車企業目前也多采購國外公司的關鍵零部件。“這又將是一個大麻煩!” “我們雖然是整車弄出來了,但是電池、電機等核心技術及相關專利方面並沒有實質性的突破。”賈新光認為,我國電動汽車産業發展至今,雖然在整車方面相較國際並不落後,但是從根本上來説,核心的技術並沒有掌握。 賈新光&&,我國電動汽車産業的發展存在一定的誤區。“我們老是想跨越趕超,而趕超又往往想抄近路,很多層面是跨不過去的,基礎必須做好。”賈新光説,如果僅僅從表面上搭起框架,最後只能採購國外的核心部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