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晶硅是目前全球主流的太陽能電池生産原料,儘管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産國,但長期以來,多晶硅大量依賴高價從國外進口,國內太陽能電池生産企業僅賺取微薄的加工費。 隨着近年來江西賽維、四川新光等一批企業引進國外技術,紛紛上馬多晶硅項目,我國多晶硅原料自給率已經有所提升。但由於對技術和工藝掌握尚不到位,我國多晶硅生産能耗和成本高企,成為我國太陽能光伏産業發展中的一道“硬傷”,看似逐步強大起來的中國多晶硅産業隨時面臨“覆滅”的危險。
單廠耗電量相當於南昌市用電量的1/4
在目前國內生産多晶硅的企業中,後來居上的江西賽維LDK光伏硅科技有限公司在多晶硅生産上的投資堪稱“大手筆”,從已經公開的資料來看,1.5萬噸的設計産能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單廠産能。 這一龐大的工程位於江西省新餘市濟南國際開發區光伏科技基地,佔地面積116.2萬平方米,由5條年産3000噸電子級多晶硅生産線組成,採用目前國際上流行的“改良西門子法”生産多晶硅材料。工程於2007年9月開始建設,2009年下半年開始試生産。 多晶硅生産能耗較高,其中電耗是大頭。根據江西省環保廳對賽維年産1.5萬噸多晶硅項目的批復,“項目達産後,年耗柴油約20.9萬噸,年用電兩月32億千瓦時”,單廠用電量相當於整個南昌市用電量的1/4;不考慮廠區內生活用電,生産每公斤多晶硅的綜合能耗達到213千瓦時。 大廠能耗尚且如此,一些生産多晶硅的中小企業能耗就更高。石家莊東明中硅科技有限公司是去年12月投産的一家多晶硅企業,年産量200噸。據公司辦公室主任張鑫説,投資商是一家皮革企業,主要是看到這一行業賺錢,就從河南洛陽一家企業買來改良西門子法技術,去年7月動工,沒日沒夜地趕進度,不到半年就投産。目前,企業每月生産多晶硅18噸,耗電350萬元,以每度電0.5元計算,每月耗電700萬千瓦時,生産每公斤多晶硅的能耗達到389千瓦時。
全部能耗回收兩到三年
如此高的能耗,是否意味着這個産業應該限制發展甚至禁止發展呢?事實上,同樣是高耗能産業,與我國鋼鐵、電解鋁兩大産業相比,生産多晶硅的單位産值能耗要低於鋼鐵和電解鋁。 全國政協委員、南昌大學太陽能光伏學院院長周浪曾經專門做過測算,儘管生産每噸多晶硅的能耗要高於鋼鐵和電解鋁,但由於每噸多晶硅的價格遠遠高於鋼鐵和電解鋁,即使多晶硅的價格從高峰時的每公斤400美元掉到目前約70美元的水平,多晶硅的單位産值能耗仍低於鋼鐵和電解鋁。 而從生産多晶硅到太陽能光伏組件發電,整個過程中消耗的電量,根據無錫尚德電力控制有限公司和周浪教授的測算,在我國中等光照條件的地區,安裝一個1兆瓦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年發電量約為120萬千瓦時;而1瓦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系統生産安裝按照綜合耗電3千瓦時計算,1兆瓦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生産安裝耗電300萬千瓦時,只需要2.5年的時間即可回收平衡其自身的耗電量。由於每家企業耗能水平的差異,國內多晶硅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平均生産安裝能耗回收期在兩到三年之間。隨着能耗水平的降低,回收期還將進一步縮短。 目前,國內生産的太陽能組件的使用壽命約在25年,以此推算,生産出的太陽能組件在實現生産能耗回收後,幾乎不用再消耗電量,即可發電約22年,並且沒有任何污染物排放。事實上,即使25年之後,太陽能組件的發電效率大約相當於25年之前的80%,仍可使用很長一段時間。周浪説:“我國已經向國際社會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左右。這其中,繼風電、核電大發展之後,太陽能光伏發電將迎來發展的春天。”
降耗勢在必行
儘管從回收周期來看,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産中消耗的電量兩三年即可收回。但由於我國多晶硅生産中單位能耗仍遠高於世界先進水平,這也使得我國多晶硅生産成本遠高於世界先進水平,一旦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海外7大集團集體降價,我國現有的多晶硅生産企業將面臨鉅額虧損,中國多晶硅産業將有覆滅的危險。 周浪介紹説,目前海外7大多晶硅生産企業生産每公斤多晶硅的綜合耗電量在120千瓦時-150千瓦時之間,而我國多晶硅生産企業的平均水平超過200千瓦時,許多小廠的水平甚至超過300千瓦時。而耗電恰恰是多晶硅生産成本中最主要的部分,我國多晶硅生産的高耗能現狀,使得國內多晶硅生産成本遠高於世界先進水平。 江西升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彭金龍介紹説,目前,國際市場上多晶硅價格為60美元-70美元,國內企業生産一公斤多晶硅的成本多在40美元-50美元之間,而海外7大多晶硅生産企業的成本在20美元-30美元之間。一旦海外7大集團集體降價,中國多晶硅生産企業將面臨破産倒閉。 不僅如此,多晶硅産業屬於資金密集型産業,一次投入巨大,企業資産負債比率較高。以江西賽維LDK光伏硅科技有限公司年産1.5萬噸多晶硅項目為例,項目總投資超過100億元,其中僅環保投資就超過1億元。而從記者對多家光伏企業負責人採訪的情況綜合判斷,多晶硅行業平均的資産負債率超過60%,一旦企業破産倒閉,銀行將承擔鉅額的貸款損失。 針對我國多晶硅行業能耗高企、行業存在危機的現狀,周浪、彭金龍等專業人士建議,國家應採取措施,鼓勵企業、科研院所等對多晶硅生産降耗的聯合科研攻關,鼓勵企業從銷售收入中提取較高比例的研發費用,投入到生産降耗的技術攻關和工藝改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