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看上了沃爾沃新能源技術
吉利和福特就收購沃爾沃達成一致後,李書福接受本報獨家專訪
    2009-12-25    作者:記者 章苒 林建楊    來源:經濟參考報

  保持沃爾沃血統的一貫性,不派員過去;將幫助沃爾沃降低製造成本和打開中國市場

  本報杭州電 吉利和福特於23日就收購沃爾沃商業條款達成一致,引起全球業界關注。以20億美元左右的價格購買今非昔比的沃爾沃,賺了還是虧了?24日,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接受《經濟參考報》獨家專訪時&&,福特和沃爾沃這十年來花了上百億美金研究新能源技術,僅從這點來看,吉利現在的競購價就“非常值得”。
  李書福説,“新能源車是世界汽車工業的未來,到時候,吉利生産的所有車都將是油電混合動力車。但憑中國現在的研發投入遠遠趕不上發達國家的進度。”
  當然,李書福絕不僅僅是看上了沃爾沃的新能源技術。“對沃爾沃,我2002年就看中了。”李書福説。2002年,李書福剛剛拿到小轎車“準生證”,這時距離這位冰箱廠廠長帶領車間工人手工敲打出中國第一台民營製造汽車已經整整四年,為了“造車夢”已經投入20個億。雖然為了生存不得不從低端車起家,但是他從來沒有對進軍一流汽車製造商的夢想死心。
  李書福透露,如果吉利真的收購成功,將不派員過去,沃爾沃仍將是原來的沃爾沃,只不過老闆換成了李書福。李書福説:“這將是兩個完全獨立運作的品牌。”正如目前雙方談判達成的最新共識:沃爾沃管理層依照其獨立的商業計劃開展運營,在新的所有權框架下,沃爾沃目前的生産和研發設施、工會協議和經銷商網絡將保留。換句話説,從技術、品牌和企業文化的層面來講,吉利將有意保持沃爾沃血統的一貫性,而不是像人們想象中那樣“毀”了沃爾沃這家百年老店。
  當然,李書福對未來的沃爾沃並不是完全的無為而治。他説,對於並購企業唯一需要改變的是考核與獎懲辦法。另外,在他的設想中,吉利將憑藉其對中國的深刻理解幫助沃爾沃降低製造成本和打開中國市場。
  2009年上半年吉利汽車實現凈利潤5.595億元人民幣,雖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0%,但是與沃爾沃的虧損比起來還是小巫見大巫。這是吉利此次收購受到的另一個質疑。不過,李書福似乎毫不擔心資金問題。“吉利汽車的股價已經從最低的一毛五港幣回升到了現在的四塊五,意味着吉利的市值從30億港幣恢復到了300億港幣。”
  在許多汽車評論家的眼中,這場門不當戶不對的收購遭到了不少嘲笑。但是在李書福的眼中,恰恰是並購本身,會製造出真正的優勢。“肯定會有文化差異,但是如果引導得好,使用得當,會産生混血的優勢,”李書福説。李書福以吉利並購澳大利亞變速箱企業為例,澳大利亞DSI用它的技術,在中國生産自動變速器,覺得設備投入要十個億,但是在中國,五個億就完成了。“他們怎麼也不相信,對中國成本的理解他們是很欠缺的。”李書福説。

  相關稿件
李書福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 2009-12-24
福特與吉利就沃爾沃的交易達成初步協議 2009-12-24
洽購沃爾沃100%股權吉利要當大胃王 2009-12-07
吉利將獲沃爾沃知識産權 2009-11-30
吉利牽手沃爾沃需警惕的婚姻陷阱 200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