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12-03 作者:本報記者 賈遠琨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國際上有新加坡航空、國泰航空這樣的高端品牌,也有美國西南這樣的廉價航空,而中國航空業應當怎樣定位或者布局? 國航要打造“超級承運人”,東航要引進外資與國際一流航空公司合作,這都是國內航空公司在國內競爭國際化的態勢下尋求出路的不同戰略。不論東航還是國航,其目標都是要在國內乃至國際航空市場上有所作為,只是雙方的發展戰略不同。 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在其書中寫道:“航空業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的特徵將更加明顯,做超級承運人成為普遍目標。同時,如今‘天空開放’已蔓延到中國,中國已簽署航空雙邊協議106個,全球已有90多家航空公司飛往中國。在外航大舉進入中國的同時,外國資本也通過各種形式進入中國航空業。外航、外資除採取合資、合作的形式與中國的航空公司搭上關係,還通過股市收購中國的航空股,特別是績優大盤股。因此,中國國內航空市場競爭國際化的特徵越發明顯。”李家祥提出,面對行業發展趨勢和已經顯現出來的行業制高點,正確的態度只有一個:趕快搶佔! 國內航空業的競爭決不局限於國內航空公司之間,如今航空業國內競爭國際化,諸多外資航空公司都“鍾情”於中國市場,在激烈的競爭態勢下,唯有國內航空公司做大做強,才能生存、發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