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11-23 作者:本報記者 孫洪磊 鄒蘭 陳雲富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記者在對鋼管問題調研中,行業協會、國內各鋼管企業較一致的看法是,近年來我國鋼管産量迅猛擴張,出現了嚴重的整體産能過剩和結構性過剩,紛紛擠進出口市場,這是我國鋼管頻頻遭到“雙反”調查的主要原因。一些企業呼籲,我國鋼管的産能必須要盡快限制,照現在的情況發展下去,未來我國鋼管行業很可能會陷入更為困難的境地。 我國的鋼管行業分為焊接鋼管和無縫鋼管兩大類。近幾年來,鋼管行業的快速發展一方面使得國內鋼管企業在技術、質量、産量上有明顯提高,同時也使得新增投資持續進入,各地産能快速擴張,造成目前鋼管生産總量過剩。 記者了解到,由於前幾年市場火暴,各地無縫鋼管企業紛紛投資擴大産能,雖然目前受金融危機影響國際國內市場需求大幅下降,但在建或新建成的生産線已無法下馬,我國的無縫鋼管産能還在進一步擴張。 攀鋼集團成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市場管理部部長何忠語告訴記者,公司2008年進行了搬遷改造,投資改造的一台無縫鋼管連軋機組今年投入生産,産能增加了20萬噸。湖南華菱衡陽鋼管集團公司市場部主任吳國軍説,公司2008年投資建設720大口徑厚壁電站用管生産線,2009年7月份正式投入生産,設計産能15萬噸。 中國鋼結構協會鋼管分會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負責人介紹,由於前些年無縫鋼管總體盈利水平較高,刺激了一些地方和部分企業紛紛上馬新項目,導致産能過剩、供大於求。按這一趨勢下去,2010年,我國鋼管行業的總産能將突破6000萬噸,超出實際需求1500萬噸以上。 記者調研發現,近年來各地鋼管産能不僅四面開花、快速擴張,而且同質化傾向突出,結構性過剩非常嚴重。 中國鋼結構協會鋼管分會相關人士説,以無縫鋼管産品中的油井管為例,目前我國的油井管産能已達到850萬噸,約佔全球的2/3,2008年實際産量667萬噸,其中國內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延長等四大石油公司共消耗國産油井管278萬噸,還有高達399萬噸依賴出口,油井管總體産能過剩近200萬噸。受金融危機影響國際油價大幅下挫,2009年,我國油井管出口預計下滑到200萬噸,國內市場消耗量下滑到250萬噸,産能過剩量將達到400萬噸,約佔總産能的一半。 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説,無縫鋼管和焊管的市場容量不大,出口增長過快,尤其是落後産能也一哄而上爭奪出口資源,必然要出現問題。美國此次對中國無縫鋼管實施“雙反”也是因為從中國進口量太大,正常情況下庫存量應該在5-6個月,而目前美國庫存的油井管還有300多萬噸,需要6個月才能消化至正常水平,這也是為什麼今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中國石油管損害威脅投票表決時,出現了6名委員一致投贊成票的罕見情況。 一哄而上造成産能過剩,表面上受損失的是企業自身,最終受損失的是整個行業。像無縫鋼管中的石油鑽桿,原來市場需求並不大,全世界只有幾家企業生産。2006年一家企業在江陰投資建廠,因為石油價格一路走高,效益不錯,結果這個縣又有4家民營企業上馬石油鑽桿項目,一個縣的産能就接近了原來的世界總産量,現在這些新上的民營企業已全部停産。 華菱衡陽鋼管公司吳國軍告訴記者,現在無縫鋼管市場上國內企業相互殺價的現象很嚴重,很多國外客戶拿着別的國內廠家的價格直接來公司殺價,企業無奈只能放棄這些客戶。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廠長王楓説,鞍鋼4條生産線的設計産能75萬噸,今年1-10月份實際産能不到33萬噸,預計全年減産50%。“越減産,生産成本就越高;成本越高,就越減産,企業陷入了惡性循環,今年已經虧損了3億多元。現在油井管的價格已經持平甚至低於普通無縫鋼管的價格,這樣相互殺價的情況持續下去,整個無縫鋼管行業都會面臨困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