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華社發(陳長禮/攝) |
目前全國各地供熱矛盾依然比較突出,而分戶計量的出現和試點,在供熱企業、熱用戶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似乎成了一劑解決問題的“良藥”。但是從推行的情況來看,分戶計量卻不像老百姓想象得那麼簡單,面臨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緩慢、熱價測算難平衡等諸多問題,此前進行分戶計量試點的濟南、鄭州等城市甚至頻頻遇冷,一個旨在讓老百姓得實惠的民生工程推行起來到底難在哪?
改造資金不到位讓企業為難
從目前來看,解決用戶和供熱企業之間矛盾的一個最好途徑是分戶控制、分戶計量,這樣一來供熱就和供水、供電一樣,用了多少、該交多少錢,老百姓自己掌握,可有效解決供求雙方的諸多矛盾。
但是影響分戶計量推進速度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大量非節能建築需要進行改造,否則分戶計量無法推行。從企業的角度來看,2008年熱價大幅上調以後,供熱企業的日子好過了一些,不過要把覆蓋的舊小區進行節能建築改造,負擔就比較重。老房子進行計量改造,必須對居民家中的供熱設施、戶外管網、供熱站內設施都進行更新,目前一套房子100平方米左右的話就要5000元到8000元,投資還是比較大的。
據寧夏新材供熱公司一位負責人介紹,目前每月每平方米3.8元的供熱價格還是比較合理的,如果企業管理好,採暖費收繳比例高,應該能夠盈利。自從2008年供熱價格從原來的每月每平方米2.8元上調到4元以後,供熱企業進入一個補虧階段。拿他們公司來説,30萬平方米的節能改造,每平方米80元的成本中企業要拿出30元,這樣算下來企業要負擔900萬元左右才能完成,這就意味着盈利實際上又轉為投入。這家供熱公司到目前為止只完成了一小部分節能改造任務,政府補貼不及時是重要原因。
按照要求,2010年採暖期前,所有北方城市新竣工建築及完成1.5億平方米既有建築供熱計量改造的,取消以面積計價收費方式,全面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方式。問題是供熱計量改造緩慢,大部分既有建築沒有進行供熱計量改造。有的只安裝了樓棟熱量表,沒有安裝分戶供熱計量和溫控裝置。
其實,進行建築節能改造對供熱企業非常有利,改造之後,他們的熱損耗就小了,成本也降低了,所以很多供熱企業對這項工程是比較熱心的。一些企業反映,現在的問題就是中央和地方財政要對既有建築的改造進行及時的補貼,如果補貼不能及時兌現,勢必影響改造的質量和速度。
兩部制收費標準如何制訂
來自住房城鄉建設部的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已經開展供熱計量的城市有40多個,已安裝供熱計量和溫控裝置的建築面積達到兩億平方米,不過熱計量收費的面積目前僅20%多。
究其原因,就是城市制定不出兩部制收費標準。按照當前供熱改革的思路,分戶計量收費必須使用採取基礎熱價和計量熱價相結合的辦法,但是分戶計量在部分城市推行不下去,原因是基礎收費部分在採暖費中佔的比例過大,很多居民算下來並不實惠,因此出現抵觸情緒。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分戶計量在新建的商品房小區推行相對簡單些,因為所産生的費用可以折算到房價中讓購房者消化掉,但是在非節能建築的居民中,分戶計量的受歡迎程度就弱一些。一方面節能改造居民也要承擔一部分費用,另一方面,一些居民擔心分戶計量之後會比原來的採暖費用還高。分戶計量對上班族來説是有利的,但是對於家裏24小時都要開暖氣的居民來説,害怕要比原來多掏採暖費。
現在居民最關心的是兩部制熱價方案到底應該怎麼實施,一些居民認為基礎熱價最好不要超過採暖費用的50%,兩部制熱價方案必須更好體現少用少繳費的原則。
不過,供熱跟水電不同,它具有樓間導熱特性,每層樓的實際用熱也不一樣。據供熱企業介紹,在享受同等室溫的前提下,邊戶、頂層等居民家中耗熱較多,如果分戶計量不考慮樓層問題,那麼為了保證溫度,這些居民就要多掏一些熱計量費用。所以,在熱價測算的時候,還要考慮到區別對待的問題。
銀川市物業辦主任郭楨光説“分戶計量是件好事,但也不像一些熱用戶想得那麼簡單。最難辦的一個問題就是測算兩個部分熱價的比例,現在要做的是抓緊時間進行測算,完善兩部制收費標準,計算好基礎熱價和計量熱價該怎麼收,讓老百姓和企業都不吃虧。”
供暖要成為一筆明白賬
一些供熱企業和居民認為,分戶計量的宗旨是個性化收費,因此推行計量收費不能簡單的一刀切,分戶計量供熱也要算出一筆明白賬,考慮到建築節能指標、樓層、朝向等的不同,收費標準應該有所區別。
目前熱價如何調整還是政府説了算,政府主管部門要對採暖費怎麼收、收多少進行調控,在測算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從居民的角度來看,他們是哪種供熱計費方式划算就選擇哪種,因此在計量收費推行中,政府應做好財政補貼的準備,避免剛一推行就夭折。由此,有關專家建議:
一,從現有的建築來説,每棟樓的節能指標不一樣,在制定基礎熱價和計量熱價的時候,如果按城市來劃分,就可能有失偏頗,需要嚴格的實驗測量並制定出精確的“耗熱系數”。
二,對每個居民來説,因為樓層、朝向不同,可能同在一棟樓上也産生不同的熱消耗,而且很多小區的入住率不高,加大了住戶的熱損耗,供熱企業在制定收費標準時必須雙方協商。在已經安裝供熱計量表的地區,出現了表不準的現象,這種表跟水錶不一樣,受水質的影響,容易造成快走或停走現象,如何科學計算還需探討。
三,分戶計量既然是一個重要的民生工程,旨在解決當前供熱市場的諸多矛盾,必須對供熱企業和居民雙方有利,這就需要在推行前進行非常詳細的測算,在必要的時候政府可以主導召開分戶計量收費聽證會,取得一個大家都比較滿意的收費方案。另外,在供熱的價格機制上還需創新,現在煤炭市場是放開的,但是供熱價格是政府掌握,經常出現煤熱價格倒挂,這種矛盾在分戶計量之後仍會存在。
“熱計量”離百姓還有多遠
“用水看水錶、用電看電表,用熱什麼時候也能按量計費呢?”近年來一路走高的熱費價格和逐漸增多的供暖糾紛,讓居民對供暖“熱計量”有了更多期待。
河北唐山:因地制宜實施計量改造
本報訊
唐山市作為全國供熱計量改革示範城市,近年來,&&一系列供熱計量政策措施,多渠道籌集資金,根據不同建築類別,分層次推進供熱計量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唐山市完成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面積994萬平方米。其中,2009年,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程已完工510萬平方米,年內可完成改造面積1038萬平方米,實現熱計量收費面積將超過1000萬平方米。
甘肅榆中:供熱計量改造帶來“三贏”
本報訊
節能見效益,群眾得實惠,供熱事業獲得良性發展,隨着改造工程的進行,在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改造正在帶來“三贏”。
[觀點]供熱計量改造要打破既得利益
在城市供熱中實行分戶計量是老百姓期盼已久的事情。供熱分戶計量,既可以節能降耗,又可以實現環保,在滿足居民對供熱個性化需求的同時,也為節約煤炭和天然氣能源打下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