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軟體”成手機詐騙禍首
    2009-10-28    作者:本報記者 范春生 顧志翔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期有關手機竊聽、陌生來電、發布彩票中獎信息等方式的手機詐騙案頻發,給一些用戶帶來不必要的損失。記者調查發現,手機設計騙局的關鍵是“障眼法”,即使用一種改號軟體,通過這種軟體撥打電話,能讓對方電話顯示為任何號碼。對此有關專家提醒,防範手機詐騙的關鍵是要防範“間諜軟體”,實現從源頭上加以治理的目標。

    複製SIM卡“功能”強大

    不久前,記者的手機接到了一條由一個陌生手機號發來的短信。短信的內容是一條奇怪的廣告:“您想知道身邊的朋友都跟誰打什麼電話、發什麼信息嗎?您只需要提供對方手機號、製作一張SIM卡,就可隨意接聽、接收了。&&電話15605XXXXXX,&&人張經理。”
    提供手機號就能複製手機SIM卡,就能竊聽他人通話內容,真的是這樣嗎?記者按照短信裏提供的&&電話撥了過去。一名男子很快接聽電話。
    “是張經理嗎?你們是不是能複製SIM卡?”
    “對!對!”聽説有人要複製SIM卡,這名男子顯得很熱情。“我先介紹一下這張卡的功能……”
    據該男子介紹,複製一張SIM卡的價錢是1800元,可以隨時接收到擁有相同卡號的手機收到的短信、電話。“最方便的一點是,如果你不方便接聽,五秒鐘後系統將會自動進入錄音狀態,還有錄音回播的功能。而且,複製出來的SIM卡還有定位的功能。”
    “怎麼拿貨?”記者問。“如果今天你把想要監聽的號碼告訴我們,明天就能拿到SIM卡。具體的交貨方式,是由公司派技術員跟您直接見面,當場測試,看看卡好不好用。”該男子回答説。
    接着,記者又問道:“是把錢交給公司派來的技術人員嗎?”男子馬上予以否認:“不是!送貨之前我們會告訴您一個賬號,您可以直接把錢匯到我們的賬戶裏面,公司派去的技術員不能直接收錢的。”為打消記者的顧慮,該男子專門強調自己就在瀋陽市鐵西區住。最後,他向記者承諾説:“只要交這1800元錢,以後想換監控對象,我們免費提供服務,幫你複製其他號碼。”
    真的這麼簡單就能監聽、竊聽嗎?對他的説法,記者將信將疑。
    隨後,記者又以求購者的身份撥打了某網站的諮詢電話。一位工作人員的話更讓人心驚肉跳:“這種SIM卡複製器不僅能複製手機卡,還能把幾個電話號碼兼容在一個卡上!移動、聯通、小靈通、鐵通等號都能複製。”

    使用改號軟體是設計騙局關鍵

    為了弄清手機竊聽的真相,記者又相繼採訪了移動通信部門的技術人員和網絡警察,行家們點出了“手機竊聽”的奧秘:發布這些信息的人不過是把複製手機SIM卡作為誘餌,騙取部分特殊需求者的錢財。
    設計騙局的關鍵是“障眼法”,即使用一種改號軟體。通過這種軟體撥打電話,能讓對方電話顯示為任何號碼。
    “你把要監聽的手機號告訴他們,一段時間後,他們就會用‘複製出來的卡’給你打電話,問你效果怎麼樣什麼的,好讓你相信卡確實複製出來了。而你的手機上顯示的手機號不過是個虛擬號碼,絕不是來自你想要監控的手機。”
    一位移動通信公司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破解騙局最管用的法子是回撥來電顯示的號碼,只要一回撥,就會發現對方可能是個陌生人或者乾脆是空號,但肯定不是向你行騙的人。
    “移動通信公司採取的是國際GSM組織指定的國際通用標準SIM卡加密技術,複製只有在拿到原SIM卡後才有可能實現,只有手機號根本無法複製。”這位技術人員介紹道。
    説到底,所謂複製就是“修改”來電顯示,騙子不過是耍了一回“障眼法”。
    那麼騙子們騙錢的目的又是怎樣實現的呢?對此,瀋陽市公安局的一位網絡警察告訴記者:“這些人通常是讓購買者先交納訂金,收到錢後再以其他各種理由向購買者索要餘款,待錢款到賬後立馬卷錢走人。購買者即使知道被騙,因其行為首先是不光彩的,通常都不敢聲張。”
    據警方介紹,一般而言騙子不會和購買者真正見面,説是要現場測試或送貨上門都是他們迷惑人的伎倆。他們大多與購買者電話&&,讓購買者把錢打到賬戶裏。由於購買者手機顯示的也是手機號碼,所以常常有種“跑了和尚跑不了廟”的想法,以為那真是騙子的手機號碼。可騙子也是用改號軟體,購買者手機顯示的並不是騙子真正的手機號碼。假如你真匯錢了,人家就立馬人間蒸發。

    手機被“潛伏”和電腦中毒差不多

    隨着採訪的深入,記者還了解到一個情況:確有公司叫賣手機“間諜軟體”。
    在網上,記者發現了一款自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手機監控軟體”。商家稱,該軟體除具備一般監聽功能外,還能安裝在電腦上或手機上遠程監控,哪怕是對方手機處於待機狀態,周圍的背景聲也能聽到。該軟體的“主打”用途是和商業、情感方面有關。此類軟體銷售價格不菲,最少也要5000元,多的高達數萬元。
    據有關專家介紹,手機被監聽跟電腦中病毒的道理差不多,手機通過上網或者點開相關彩信,就能使“間諜軟體”潛伏其中。而手機用戶通常很難從手機界面上發現是否被植入了“間諜軟體”。但“間諜軟體”的使用者卻可以查收被監控手機的通話記錄、短信,甚至收聽語音通話。
    然而,手機被監控也並非易事。監聽類軟體雖然功能很可怕,但只有開通了GPRS和WAP上網功能的手機才可能被安裝“間諜軟體”。同時,用戶完全可以採取一些安全措施進行防範。如:下載一些手機殺毒或防火墻類的軟體,時常進行檢測;在公共場所用戶盡量不要開啟藍牙設備,以防病毒侵入。此外,對一些來路不明的彩信要直接刪掉,不要閱讀;在維修或外借手機的時候,應避免在自己不在場的情況下,被別人安裝上這類監聽軟體。
    遼寧四洋律師事務所副主任王琦認為,通過手機進行的竊聽行為,已成為游走在法律邊緣的行為,嚴重的將因觸犯刑律,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他説,關於竊聽,我國目前已經不止一部法律加以禁止,除國家偵查機關在打擊和懲罰犯罪時可以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加以使用之外,其他任何公民個人是不允許進行竊聽的。

  相關稿件
趨勢科技發布新品揮起反間諜軟體利刃 2006-12-27
小心“任意顯號”的手機詐騙 2008-11-07
警方:警惕四種“手機詐騙”犯罪活動 2007-09-19
警方提醒:警惕“國慶抽獎“國慶紀念幣”等詐騙 2009-09-25
“電白籍”電話詐騙引發的思考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