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10-21 作者:本報記者 陸敏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資源有限,再生無限,我國在很多領域已進入資源循環的大周期,然而,相當一段時間以來,在人們的意識中,廢舊金屬的循環利用只是停留在廢物處理上。目前我國廢有色金屬積蓄量超過兩億噸,已成為一座儲有優質礦産資源的“城市礦山”,業內人士呼籲,開發“城市礦山”需要國家的指導和支持,在“十二五”期間應給予再生有色金屬産業更大的扶持。
記者從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了解到,2008年我國主要再生有色金屬産量達到530萬噸,相當於1997年全國有色金屬的總産量(523萬噸),佔當年10種有色金屬總産量的21%左右,産值突破2200億元,從業人員達到150萬人以上。
與利用礦産資源相比,2001至2008年,中國再生金屬産業相當於節能2.02億噸標準煤、節水93億噸、減少固廢排放56億噸、減少SO排放255萬噸。再生有色金屬産業的發展,直接推動了有色金屬工業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再生金屬産業要健康發展,須建立和不斷完善廢金屬原料進口、回收、加工、利用系列政策,國家現有政策的連續性及政策的支持力度尚不能適應再生金屬産業形勢發展的需要,廢舊金屬循環利用還缺乏專項法規,有關廢金屬進口、回收、加工和利用系列政策法規均不夠完善。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會長王恭敏向記者透露,《2009~2015年再生有色金屬利用專項規劃》和再生銅、再生鋁、再生鉛行業准入條件正在制定中,這將是我國第一個真正的再生有色金屬産業規劃和准入措施。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領導下從今年3月開始經過10多次修改,目前已完成了規劃徵求意見稿。按照規劃,到2015年,主要再生有色金屬産量達到1110萬噸,其中再生銅380萬噸、再生鋁580萬噸、再生鉛150萬噸,再生精煉銅佔當年精煉銅産量比例達到40%,再生鋁、再生鉛産量分別佔當年電解鋁、精鉛産量的比例分別達到30%和30%以上。
據了解,在中央財政4萬億元投資中,節能減排領域將獲得2100億元資金扶持。在《2009~2015年再生有色金屬利用專項規劃》中將確立一批重點示範工程、園區和市場,國家將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根據《專項規劃》,國家將對再生有色金屬行業實行行業准入和定期公示制度,促進再生金屬産業結構優化,實現集約化經營,提高産業集中度。
規模經濟是再生有色金屬行業的主流,只有規模化才能保證清潔生産和節能環保水平。如浙江省是礦産資源小省,但卻是經濟強省,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再生有色金屬回收利用是區域特色産業的重要原料來源。目前浙江年廢銅利用量為65萬噸左右,銅加工材産量已連續十年居全國第一。經過20多年的發展,浙江台州拆解業為當地五金生産企業提供了廉價的原料,促進了當地及周邊區域五金及下游製造業的發展。廢金屬拆解業已經使台州由一個金屬礦産零資源區變成了一個富礦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