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家電賣場和相關機構的數據表明,今年國産彩電品牌市場份額與去年相比大幅飆升,整體銷售量佔有率已超過60%。本報記者 陳偉
攝 |
國産彩電品牌與外資彩電品牌的市場競爭格局正在發生可喜的變化。家電賣場和相關機構的數據表明,今年國産彩電品牌市場份額與去年相比大幅飆升,整體銷售量佔有率已超過60%。
家電專家&&,國産品牌此番勝出的一個主要原因在於其價格優勢,未來市場份額方面的領先優勢是否能夠保持,還要看國産品牌能否全面把握市場需求,為消費者提供實用性的創新産品。
國産彩電銷售異常火爆
記者日前在北京各大家電賣場採訪時了解到,近段時間,北京市場上的彩電銷售量大增,超出預期。一位賣場黑電採購部的負責人&&,上一週彩電的銷售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50%。
業內人士分析,今年6月出現彩電消費的高潮,主要受四大因素影響:
首先,彩電“以舊換新”活動的推出。目前,彩電廠家和商家已經推出彩電“以舊換新”活動,比如康佳、創維、海信等。同時,一些商家也和舊家電回收商合作,推出“以舊換新”活動。這些活動對拉動家電消費發揮了主要作用。
其次,儘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對內外資品牌衝擊都很大,但國家家電下鄉政策的出爐,使得擁有價格優勢、二三級渠道優勢和服務優勢的國産品牌找到了更廣闊的舞&。
再次,與往年相比,今年促銷手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往年,賣場在彩電等促銷中,多采用返券形式,即消費者在購買一台家電時得到返券,他必須在購買另一台家電時,才可以享受返券上的價格優惠;而今年,賣場多以代金券的形式促銷,即消費者可在賣場免費領取代金券,上面的金額在購買家電時可當現金用。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前一段時間到了家電廠家、商家進行半年考核期,為了完成銷售任務,廠家、商家也會加大活動力度。對於消費者來説,眼前的、實實在在的實惠最有吸引力。
國産彩電市場份額飆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彩電銷售方面,國産彩電品牌開始迎來自己的春天,尤其是國産液晶電視品牌借助硬屏技術,開始向外資品牌發動新一輪差異化競爭。
來自奧維諮詢的最新液晶電視銷售數據顯示,今年國産彩電品牌市場份額與去年相比大幅飆升,整體銷售量佔有率已超過60%,平板銷量前五名中,國産品牌海信、創維、TCL、康佳佔據四席,外資品牌僅一家擠進前五,充分顯示出國産品牌的整體強勢。
而去年同期的數據則顯示,液晶電視銷量前五名中,僅海信一家擠進了五強,其餘四席均被外資品牌佔據。
此前,今年一季度的家電連鎖數據也顯示,排行外資彩電品牌第一的夏普市場佔有率為7.46%;東芝銷售額僅為TCL、創維、海信三大國産品牌中任何一家巨頭的20%;三星液晶電視市場佔有率從去年5月份的13%,下跌至今年2月份的4.2%。
分析人士指出,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將繼續掌握市場主導權。而外資品牌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受金融危機的衝擊,液晶屏供大於求,導致價格迅速下降,外資品牌手中掌握的屏資源失去了原有的限制效力,經營狀況惡化。
價格仍是最大決定因素
據家電賣場有關人士反映,在這股彩電消費高潮中,價位在4000元左右,尺寸在32英寸到47英寸之間的中端彩電佔主流;此外,目前硬屏液晶電視已佔到全部液晶産品銷量的六成以上,其中以42英寸硬屏最為熱門。
賣場人士介紹説,出現國産品牌市場佔有率逆轉,價格優勢是關鍵,同時也與國産品牌質量提高有關。
據分析,相比之下,外資品牌受全球經濟影響更大,受此影響,外資品牌在國內市場投入萎縮,提供促銷資源少,僅靠商家來促銷,力度有限;而國産品牌表現卻相當活躍,不僅促銷資源多,促銷力度加大,而且産品也豐富,價格段位多,供消費者選購的餘地大,對於消費者來説,價格無疑仍是最大的決定因素。
另外,在産品技術上,近年來,國産品牌努力克服自身短板,積極與上游面板廠商合作,跟進新技術,開創新應用,在平板基本畫質與應用領域的努力與突破,也是國産品牌逐漸壓制外資品牌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儘管當前外資在與國産企業的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但外資品牌在上游資源和核心技術上的優勢,始終是國産品牌短期內難以跨越的門檻。一旦全球市場回暖,外資品牌仍有翻盤機會。
“面對産品同質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競爭越發激烈的市場環境,國産品牌只有全面把握市場需求,為消費者提供實用性的創新産品,才能在複雜的市場競爭中勝出。”陸刃波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