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電下鄉工程對於拉動農村消費、擴大農村內需、保民生、保增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在實際操作中,“補貼申報難”是當前制約農民購買家電下鄉産品的瓶頸。 今年3月份啟動家電下鄉工程的江西萬載縣及時創新補貼程序,實施農民“網點墊付、農戶現領、定期結算”的“現買現補”補貼方式,大大激活了當地農民購買家電的熱情,有效拉動了農村家電消費市場。
近一個月補貼僅九台
萬載縣家電下鄉於今年3月12日正式啟動。至4月初,家電下鄉啟動20多天了,通過當地財政部門審核獲得國家規定的13%資金補貼的家電只九台,補貼資金僅發放2800多元。經銷網點普遍反映,農民對家電下鄉産品購買熱情不高。 針對這種現象,萬載縣有關部門展開了調查,調查發現,家電下鄉在推行中存在兩個不盡人意之處。 一是不少農民反映,申報補貼手續繁瑣。據萬載縣財政局副局長劉懷亮介紹,按規定,農民購買家電後,須拿着身份證、戶口簿、發票、産品標識卡等資料原件和複印件到戶口所在地的鄉鎮財政所申報,財政所往往要累積到一定份數後集中審核,經過鄉財政所初審、縣財政所複審後,財政部門再將補貼資金打到農民賬上,這個過程通常需要半個月到一個月。 白良鄉財政所所長歐陽紅升説:“有些老表來財政所時,往往不是忘帶這個就是忘帶那個,只好回去補拿;一些老表連複印是什麼都不知道,老表們嫌煩。” 二是許多農民對家電下鄉政策不了解,在購買家電時心存疑慮,也有的農民被商家欺騙,挫傷了購買積極性。今年2月份,萬載縣還未正式啟動家電下鄉工程,就有一位農民通過網上申訴的方式向縣財政局反映,他購買了一部非中標産品家電,但是,購買前,經銷商卻告訴他可以獲得補貼。
變農民申報為網點先墊
為了讓農民群眾及時領取家電下鄉資金補貼,拉動農村家電消費市場,4月6日,萬載縣財政、商業等部門聯合推出“網點墊付、農民現領、定期結算”的操作辦法。4月28日,記者了解到,在22天的時間裏,當地就為農民補貼了760&家電,補貼資金18.67萬元,銷售金額143.63萬元。 為推行新的家電下鄉資金補貼實施辦法,萬載縣為農民、經銷網點分別印刷併發放了兩樣東西。一是每戶農民都有的《家電下鄉産品購買登記證》(下簡稱《登記證》)和一份以包含家電下鄉補貼産品、標準、補貼程序和注意事項等內容的“關於購買家電下鄉産品的通告”;二是每個經銷網點都有的《家電下鄉産品政府補貼申報專用票據》(下簡稱《專用票據》)一式三聯(財政一聯、銷售商一聯、購買産品的農戶一聯)。 據介紹,農民在購買家電下鄉産品時,只需帶齊《登記證》、身份證、戶口簿三樣東西,直接支付扣除補貼資金後的款項即可。經銷商則應在農戶的《登記證》上逐項登記,並填寫《專用票據》,由農戶簽字後將農戶聯交給農民,同時,將農民身份證、戶口簿、登記證和發票等複印件及産品標識卡、《專用票據》等集中收集,到當地財政所審核。 記者採訪了解到,為了防止經銷商做假,登記表中,除了有農民本人的基本信息之外,還有所購産品標識卡號登記、最高限價、購買價格、發票號碼、經銷經辦人等內容,其中産品標識卡是“一品一卡”,具有惟一性。財政部門憑着所有資料,核對定期結算補貼資金給經銷商。如果經銷商對不符合條件的産品給農民發了補貼,那麼,資金由經銷商自己負但。 “現買現補”的資金補貼方式受到農民歡迎。4月17日,三興鄉花塘村1組村民歐陽才輝在三興國立電器購買一款原價是2498元的美的冰箱,扣除政府補貼的325元後,實際付款2173元。歐陽才輝告訴記者:“剛開始聽説在購買家電時可以直接少交錢還不相信,直到發下了《登記證》,這是政府的東西,我們才相信的!要不是這個東西,我不一定現在買呢!”
農村家電消費熱度提升
家電下鄉工程實施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拉動農村家電消費市場,進而為我國經濟“保增長”做貢獻。記者日前深入萬載縣多個農戶家裏、經銷網點調查發現,萬載縣變農民申報補貼為銷售網點先墊付補貼後,當地農村家電消費熱度明顯提升。 萬載縣縣城一經銷網點——海爾連鎖店老闆胡永忠告訴記者,以前由農民持資料親自去財政所報銷時,家電銷售冷淡,一天賣出只有一兩台,有時一台都沒有,而現在,平均每天賣出十七八台,4月22日這天,達到30多&。 三興鎮國力電器在萬載縣只有一家店面,老闆潘集祥告訴記者,以前一天能銷一台就不錯了,但是現在翻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