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5-12 記者:陳玉明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訊
中國政府網11日全文發布了《有色金屬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這份5000多字規劃是2009年至2011年我國有色金屬産業綜合性應對措施的行動方案。 規劃指出,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有色金屬産業迅速發展,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屬生産和消費國。但我國有色金屬産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仍很突出,部分産品産能過剩,産業布局亟待調整,産業集約化程度低,資源保障程度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再生利用水平較低,淘汰落後産能任務艱巨。 針對當前有色金屬産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規劃指出,要採取綜合措施,穩定和擴大國內市場;以控制總量、淘汰落後産能、加強技術改造、推進企業重組為重點,推動有色金屬産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充分利用境內外兩種資源,着力抓好再生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保障能力,促進有色金屬産業可持續發展。 規劃提出了有色金屬産業調整振興的五條原則,即堅持應對危機與産業振興相結合,堅持控制總量與優化布局相結合,堅持自主創新與技術改造相結合,堅持企業重組與體制創新相結合,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利用相結合。 規劃明確提出,力爭有色金屬産業2009年保持穩定運行,到2011年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形成三至五個具有較強實力的綜合性企業集團,到2011年,國內排名前十位的銅、鋁、鉛、鋅企業的産量佔全國總産量的比重分別提高到90%、70%、60%、60%。資源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2011年,銅、鋁、鎳原料保障能力分別提高到40%、56%、38%。 規劃指出了有色金屬産業調整和振興的七項主要任務。一是穩定國內市場,改善出口環境;二是嚴格控制總量,加快淘汰落後産能;三是加強技術改造,推動技術進步;四是促進企業重組,調整産業布局;五是開發境內外資源,增強資源保障能力;六是發展循環經濟,搞好再生利用;七是加強企業管理和安全監管,注重人才培養。 規劃還提出了12條具體的政策措施,包括完善出口稅收政策,抓緊建立國家收儲機制,加大技術進步及技術改造投入,推進直購電試點,完善企業重組政策,支持企業“走出去”,修訂完善産業政策,合理配置資源,繼續實施有保有壓的融資政策,嚴格執行節能減排淘汰落後産能問責制,建立産業信息的交流和披露制度,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 規劃要求,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規劃分工,盡快制定完善各項政策措施,並加強指導和監督檢查。各地區要按照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結合當地實際抓緊制定具體落實方案,確保取得實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