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5-06 顧世祥 閔霞 陳春園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日前,江西省政府組織專門力量對光伏産業進行調研。調研顯示,在金融危機形勢下,我國光伏行業整合速度明顯加快,産業在保持長期增長趨勢不變的前提下,呈現區域式競爭、板塊式布局、集聚式發展的格局。 我國光伏産業仍保持較強競爭力。 我國光伏産業自上世紀70年代起步,各地瞄準光伏産業發展前景,紛紛加大投資力度,採取各種優惠政策進行扶持。2007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産量為1.2千兆瓦,佔全球總産量的28.1%,超過歐洲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一。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起從原材料生産到光伏系統建設等多個環節的完整産業鏈,特別是多晶硅材料生産取得重大進展。根據馳昂諮詢的最新研究資料,2008年國內太陽能級多晶硅産量達4110噸,同比增長263.7%,為我國光伏産業的規模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從産業區域競爭力看,在製造業環節我國光伏産業競爭力得到較快提升,具備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但研發和市場環節仍然與日、德等國存在較大差距。從國內來看,江蘇光伏産業在製造、研發和市場環節最具競爭力;河北由於産業鏈條完善,在區域競爭力排名中位居前列;江西、四川等省突破了硅原料的供應瓶頸,形成了較強的區域産業競爭力。 從企業發展看,目前全國涉及太陽能的生産企業已達3000多家,有500多家光伏企業和研發單位,其中多晶硅材料企業近20家,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我國已有11家境外上市和12家國內上市光伏企業。 我國光伏産業呈現基地競爭格局。 我國光伏産業經過爆炸式發展,産業規模不斷擴大,已初步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五大板塊。長三角以江蘇為産業增長極,主打中下游的光伏電池及組件生産,産業規模佔全國一半;環渤海以河北為核心,主打上游材料生産加工,産業規模居第二,主要聚集區為邢&寧晉、保定和廊坊;珠三角以深圳為核心,主打下游應用産品生産;中部地區主要是江西、湖北、湖南;西部地區主要是四川、內蒙古、青海、陜西等省,重點利用能源、礦産等優勢,主打上游多晶硅原料生産,可提供全國10%的原料。 總體上看,我國光伏産業正處在産業重組和戰略布局階段,目前國內有28個省市都把光伏産業作為新的主導産業和産業結構調整的重點,面臨着巨大的産業整合壓力。 從我國光伏産業聚集格局變化趨勢看,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區已形成了多個覆蓋光伏産業鏈的製造企業集群,未來將有可能逐步形成五大光伏産業集聚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