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隨着市場對等離子的認可和今年初等離子市場的回暖,許多原本放棄等離子而專攻液晶電視的企業逐步重新加入到等離子陣營,以謀求新的利潤增長點。本報記者:陳偉
攝 | 春節期間,記者走訪各大家電賣場了解到,整個平板電視專區人氣旺盛,部分等離子電視産品的銷售更是異常火爆。家電業人士&&,目前等離子電視最小尺寸已經突破了32英寸,37英寸等離子電視的空白也隨之填上。此外,目前市面上最大等離子電視尺寸已經達到了103英寸。由此可以看出,隨着等離子産品的不斷完善,等離子電視市場未來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等離子陣營空前強大
消費者的追捧推動了國內等離子電視市場的高速發展。奧維諮詢副總經理金曉鋒告訴記者,隨着市場對等離子的認可和今年初等離子市場的回暖,許多原本放棄等離子而專攻液晶電視的企業逐步重新加入到等離子陣營,以謀求新的利潤增長點,這使得等離子陣營空前強大。 據了解,幾年前,等離子的核心技術基本上都被外資企業壟斷,産業鏈上游屏的供應資源嚴重短缺,競爭不充分,從而導致國內等離子電視陣營實力單薄,無法與具有雄厚實力的眾多外資等離子企業相抗衡。 不過,2007年開始,等離子市場格局開始發生改變,長虹開發了中國首條等離子電視屏生産線。由此,康佳、海信、創維、海爾等國內彩電企業對等離子市場也開始恢復信心,並對等離子電視的生産進行大規模的投入。 隨着國內彩電企業等離子屏的大量生産,整個國內等離子市場也開始活躍起來,康佳、海信、廈華、長虹等都相繼發布32英寸、37英寸等離子電視,完全突破了等離子無法向小尺寸發展的頸瓶。 業內人士透露,隨着消費者購買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對産品認知度的提升,等離子因為超輕、超薄和環保,並以其特有的大屏幕、高亮度、高對比度的特點,有望受到更多消費者的喜愛和追捧。
今年出貨量將溫和增長
美國iSuppli公司的一份調查顯示,作為有別於液晶的另一種平板電視技術,預計2009年等離子電視出貨量將溫和增長7%至1700萬台。這種健康的增長水平部分源於品牌電視廠商大力促銷以及50英寸和更大尺寸等離子電視價格的下調。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等離子專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陽昔楊認為,目前上游液晶面板企業和下游液晶電視廠商大打“價格戰”已使液晶電視産業鏈普遍出現虧損,預計虧損狀況不可能在2009年一直持續,所以明年液晶電視行業很難進一步降價。而等離子電視行業由於沒有“誇張”降價而得以保持盈利狀態,隨着上游等離子面板的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2009年等離子電視銷量將溫和增長。
未來幾年醞釀新增長點
記者了解到,32英寸等離子電視自上市以來迅速做大做強,解決了等離子電視小尺寸空缺的尷尬,與原有的42英寸和50英寸形成三分天下之勢,加上2008年上半年企業又不失時機地推出了37英寸産品,填補了等離子電視在中等尺寸的空白,等離子産品線更趨完整,未來將再次迎來新的增長點。 而得益於國內彩電企業在等離子上的突破,眾多外資等離子面板企業也開始全面加大對中國等離子市場的投入和供應,以從中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不過,由於國內等離子電視出色的産品性能和低廉價格,外資等離子企業並沒有從中奪取多少市場份額。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郝亞斌認為,等離子電視行業的前途,不單純在於市場,更關鍵的是行業內能否達成産業鏈深度合作的共識。等離子行業的健康發展,不僅僅需要消費者對産品的支持,也需要更多企業的參與。 業內人士建議,對於等離子而言,要想快速在這兩個層面上突破發展的瓶頸,只有選擇開闢新興市場,快速建立起良好的産品影響力優勢,最終推動更多上游廠商參與到等離子産業鏈的構建中來。現階段,企業所能推動並發展的,主要集中於正在啟動中的三四級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