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擴大內需舉措對車市帶來重大利好
    2008-11-12    本報記者:張毅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國務院出臺十大措施,未來兩年將投資4萬億元,大規模擴大內需。有關政府主管部門、協會和汽車生産廠家,10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這些措施有助于鼓舞老百姓的汽車消費信心、擴大汽車需求、改善汽車消費環境,對目前陷入低迷、準備過冬的中國汽車市場無疑是重大利好。

  汽車産銷增長創七年最低

  自2001年底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汽車産銷持續快速增長,年産銷量從2001年的200多萬輛增加到2007年的800多萬輛,六年翻了兩番。目前,中國汽車産量居全球第三,銷量居全球第二,成為真正的汽車大國。
  今年年初,有關部門根據前兩年的發展趨勢,預計2008年中國汽車産銷可以突破1000萬輛。受經濟大環境的拖累,這一目標可能實現不了。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對中國經濟也産生了衝擊。股市、房市低迷不振,汽車市場自下半年以來增勢明顯放緩,日漸趨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對記者介紹説,今年前10個月,我國汽車産銷分別達到801.81萬輛和794.48萬輛,預計全年達到950萬輛左右,比上年增長8%左右。這一增長速度將是自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七年來,增速最低的一年。
  對于明年的車市,許多人也不看好。在經濟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許多消費者捂緊錢包,盡量減少消費。何況汽車又不是生活必需品。消費意願不高、車市低迷,銷量下降、利潤減少,汽車廠家的日子也不好過。最近,80%的國內汽車廠家根據市場形勢,調低了全年的銷售目標。

  汽車需求存在關鍵在于信心

  國家發展改革委行業協調司負責人指出,汽車是一個産業鏈很長的産業,對經濟發展和內需的拉動作用很大,也可以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國家出臺擴大內需舉措,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對用于生産資料的商用車,增加了需求。4萬億元投資中將有一部分轉為消費資金,也有利于乘用車市場的發展。
  這位負責人指出,目前中國汽車保有量還很低,存在著巨大的需求,關鍵是消費信心。而汽車消費信心和國家整體經濟形勢密不可分。加大投資力度,大規模擴大內需,可以彌補出口下降帶來的影響,從而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對于穩定消費者心理預期,鼓勵汽車消費,都會帶來正面影響。
  福特汽車(中國)公司副總裁許國禎對記者表示,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中國政府採取了有效措施,積極應對,成為帶動亞洲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平穩渡過危機。中國政府這次推出的十大舉措,力度更大,相信一定能夠很快渡過難關。中國車市也會很快走出低迷。

  車企要抓住機遇改善服務

  上汽集團董事長胡茂元提出,目前汽車産業的利潤正在從制造業向服務業轉移,在當前國內車市遇到困難的情況下,汽車行業要主動順應這一變化,大力開拓汽車服務業,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他説,全球500強企業中,服務業的比例已經超過制造業。越來越多的傳統制造企業向服務業領域拓展。國際汽車大集團形成了專業化汽車服務業務,不包括銷售,服務收入比例最高達到了15%。而中國的汽車服務業,全行業5%的收入都不到,與國際水準差距非常明顯。
  奇瑞汽車總經理助理、新聞發言人金弋波對記者説,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給國內車市注入了新的活力,既有利于汽車企業發展,也有利于鼓勵消費者擴大消費。汽車生産廠家要抓住機遇,推出適銷對路的産品,不斷改善服務。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專家認為,放寬信貸規模,放松銀根,有利于發展汽車金融,鼓勵消費者貸款買車。另外,通過規范二手車市場,促進二手車市場發展,也可以帶動新車消費。

  相關稿件
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風光不再” 2008-11-10
汽車市場:降價能否打開消費者捂緊的口袋 2008-11-06
專家表示:我國乘用車市場明年將先抑後揚 2008-11-05
重慶市採取措施確保計程車市場營運秩序 2008-11-04
面對金融危機 曾林堂對豪華車市場仍樂觀 200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