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10-31 本報記者:王曄彪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2日&&了降低房地産交易環節稅費等一系列措施,能否給當今低迷的房地産市場起到“強心劑”的效果?市場走向將會怎樣?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天津房地産業的一些從業者認同政策“保量不保價”的取向,而普通市民仍存觀望態度。 從事二手房交易的天津中原地産三級市場總經理曹海濱説,政府&&的七條措施對房地産市場絕對屬於利好消息,而且非常及時。目前國內的房地産市場整體處於低迷狀態,交易數量和價格持續下滑。但是,老百姓最關心的房價還有下行的空間。政策的&&,不能期望立竿見影,但可能會導致有剛性需要和半剛性需要的購房者入市,投資性和投機性行為將受到部分有效抑制。 天津塘沽貽成實業有限公司營銷總監陳穎則認為,政策&&後,企業需要時間來消化。政策可能將提升商品住宅和二手房的交易數量,但房價可能在短期內不會有明顯變化。中央的政策也是“保量不保價”,對客戶來説,沒有錢還是買不起。 南開大學房地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徐保滿也認為,政策的&&對房地産開發商和購房者雙方來説,具有樂觀性的影響。儘管樓市還會因慣性將保持一段時間的觀望情緒,但確實可以減輕和局部減輕購房者的經濟負擔,降低心理預期。 今年26歲的天津市民劉利軍告訴記者,他也注意到中央&&的七條措施,但不會受此影響馬上買房,打算觀察一段時間。劉利軍説:“其實省不了多少錢,到結婚該買房的時候當然會買,不買都不行。” 從事IT行業的軟體工程師張健説,從目前的樓市看,房價應該還會下降。即使現在趁新政策&&之機購房,但目前經濟形勢的發展並不明朗,收入也會受到影響,以後月供是個現實問題。“羊毛出在羊身上,自己的賬最後還得自己還”。 曹海濱説,地方政府在執行政策的過程中,會産生一定的滯後性。建議中央政府動態跟蹤全國大中城市的樓市,相關部門隨時&&新的政策來調控。 徐保滿建議政府借用“兩邊夾”的法則:一是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督,防止房地産開發商新推樓盤價格出現泡沫,擠佔了政策的惠民部分;二是從根本上想辦法提高購房者的購買力。真正做到“保障的歸保障,市場的歸市場,兩分開”。 陳穎説,面對新措施,各方都需要對此有一個客觀評價和分析,但因為信息不對稱,過早評判太過草率。因此應細化房地産業的指標體系,加大市場的透明度,更有利於國家精確調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