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煤炭庫存下降,燃煤電廠停機,由煤價上漲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地處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鄂爾多斯市分佈着神華集團的幾個主力生産礦和大批的地方煤礦,不僅是全國重要的煤炭輸出基地,也是近年來原煤産量增長最快的地區。鄂爾多斯市的煤炭價格成因及走勢,無疑對全國煤炭市場産生較大影響。本報記者近日走進鄂爾多斯,探究煤炭價格上漲之因。
今年以來,國內煤炭價格大幅上漲。記者近日在我國重要的煤炭基地——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採訪時了解到,與上年同期相比,這裡的煤價上漲超過100%。以發熱量每千克5500大卡的精煤為例,2007年7月份的坑口價為每噸220元,目前的價格為460元左右。 煤炭價格大幅上漲原因何在?記者在走訪部分煤炭經營者、燃煤電廠及行業管理部門後獲悉,這其中既有國際能源價格拉動、國內煤炭需求增長、鐵路運輸“瓶頸”等“傳統”原因,也有煤炭生産成本推動、全國性煤礦集中整合與技改、煤礦經營者組織程度提高等“新生”原因,多種因素相互疊加推動了此輪煤炭價格的大幅攀升。
煤炭生産成本上升,推動價格上漲
內蒙古伊泰集團董事長張雙旺、鄂爾多斯市煤炭工業局副局長王理、內蒙古宏遠煤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玉等認為,原煤成本的提高是煤價上漲的主要推動力。張雙旺説:“最近幾年,原煤生産成本上升速度快、幅度大,與2004年相比,噸煤的稅費由原來的不到10元增加到120元左右;資源價款由原來的噸煤幾毛錢增加到幾塊錢;井下工人日工資由原來的二三十元增加到近300元;技改投資巨大,提高了相應的財務費用,一個年産100萬噸的煤礦,技改投入約1億元;煤礦建設涉及的徵地費用大幅上升,原來一戶人家補償三五萬元,人家就很滿意了,現在搬遷一戶要拿50萬元,伊泰集團的幾個礦加起來,僅徵地搬遷等費用支出就超過10億元。”據測算,鄂爾多斯地區利用綜採技術的煤礦,噸煤完全成本已經達到150元至200元。
大批煤礦停工技改,影響産能發揮
自2004年以來的煤礦集中整合、技改工程進入關鍵階段,大批煤礦停工技改,影響了産能的發揮。鄂爾多斯市副市長李世鎔介紹,與全國其他煤炭主産區一樣,鄂爾多斯市自2004年開始實行煤礦整合、技改的“三年攻堅戰”,參與技改的地方煤礦共276個,目前正處於收尾的關鍵時期,現在能夠正常生産的不到100個,大約有5000萬噸左右的年生産能力到今年10月份以後才能正常發揮。
煤礦轉賣形成“灰色成本”,煤價下行空間被封
最近幾年“炒資源”的不良影響正在顯現,煤礦在層層轉賣中形成的鉅額“灰色成本”,在相當程度上封住了煤價下行的空間。一位在鄂爾多斯市周邊經營着煤炭儲運場的老闆告訴記者,2004年前後,在內蒙古西部地區收購一個年産約30萬噸的煤礦,收購價不到100萬元,在隨後的幾年中,這一行情很快上升到過億元。不少人在煤礦轉賣中發了財,而最後一家拿出上億元資金買礦的投資人,無法再加價轉賣給下家,只好硬挺着經營,因而抬高了煤炭市場價格。
煤礦經營者組織程度提高,互相壓價變成共同提價
煤礦經營者的組織程度提高,當年買方市場時的互相壓價演變成今天的共同提價。鄂爾多斯市煤炭工業局副局長王理説,長期以來,鄂爾多斯市的煤炭價格過低,各煤礦互相壓價現象嚴重,給煤炭行業健康發展和地區經濟帶來不良影響。2001年,全市煤炭平均價格22元,最低的只有10元,為了提高價格,行業管理部門想了很多辦法,在2004年時成立了煤炭協會,把全部生産企業納入到協會中來,當年通過協會的操作,一年漲了4次煤價,從32元漲到了80多元,此後逐步提升。王理説:“通過這幾年的運作,鄂爾多斯的煤炭價格儘管與全國比還是低位的,但是已經在逐步的提升過程中。這樣做既符合市場規律,又有利於煤炭基地的可持續發展和全國煤炭市場的長期穩定。” 不少電廠對煤炭聯合提價&&不滿,一位電廠燃料採購負責人説:“現在幾個煤礦聯合提價,打個電話就定了,一個説‘這兩天排隊的車多了,是不是漲點’,另一個説‘漲多少’,一個再説‘你歲數大,你説’,這邊説‘那就漲30吧’……第二天,一噸煤就漲了30塊,就這麼簡單。”
煤場、掌握鐵路計劃運力的運銷公司等中間環節給煤炭價格“火上澆油”
鄂爾多斯市一位煤礦經營者説,煤場存煤是造成市場供應緊張的重要原因。在鄂爾多斯市至呼和浩特市的公路兩側和一些較集中的物流園區,分佈着大大小小近1000個煤場,若以每個煤場平均存煤1萬噸粗略估算,這些煤場存煤約1000萬噸,這既有增大社會庫存量、有利於緊急調用的積極作用,也給脆弱的煤炭供求平衡關係造成巨大壓力。另外,由於我國鐵路貨運價格長期維持較低水平,為權力尋租提供了可能。一位正在積極爭取國鐵運輸計劃的煤礦經營者透露,不少手中掌握着鐵路計劃車皮的單位、個人並不參與煤炭生産環節,只是每噸收取一定“好處費”倒賣車皮,從中漁利。近年來,“好處費”也隨着煤炭價格水漲船高,前兩年一噸約30元,現在的行情是一噸煤80至100元。 另外,部分電廠對煤炭市場預測不準,在低價時降低庫存等待降價,漲價時卻爭相提高庫存、奧運會期間限制公路運煤車輛進京導致汽運車輛減少等因素,也造成煤炭的市場較大波動。業內人士建議,國家和地方政府應針對上述因素分別採取措施,通過降低煤炭企業不合理負擔、分批實施整合與技改、嚴厲打擊囤積和非法倒賣車皮、清理不合理加價等,控制煤價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