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07-23 本報記者:馬姝瑞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繼全國數家城市之後,又一種時尚輕便的純電動汽車在合肥研製成功,並已有數輛家用型電動轎車成功下線。日前,首&&動汽車已在合肥順利上牌,並辦理了保險手續,相關技術標準也已在質監等部門備案。 在電動汽車的誕生地合肥鍛壓集團大院,記者見到了第一輛下線的、挂着“電動汽車”牌照的小轎車。乍一看,它和燃油汽車差異並不大,但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它的“尾部”明顯沒有燃油車常見的排氣管裝置;打開它的“加油孔”,眼前出現的卻是一座三項電插槽,用以充電;鑽進車內,在駕駛座前的儀表盤上,也只能看到簡明的“安培”、“伏”等電量單位顯示;最後打開汽車後備箱,終於見到了電動汽車的“心臟”:一塊黑色的電池,被牢牢地固定在箱內一側。 負責研發的合肥華生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曉燕告訴記者,這&&動汽車是該公司與合肥工業大學聯手研製、生産的。現階段已經開發出了兩個系列,一種是時速50公里,充一次電可行駛80公里,另一種是時速80公里,充一次電可行駛120公里。 “價位初定7萬元左右,但它的使用維護成本很低,根本不用油,100公里只耗電大約12度,以目前的電價算也就10元左右。”何曉燕介紹説。 除了節能這一優勢外,電動汽車沒有內燃機汽車工作時産生的廢氣,有着“零污染”的美稱。電動機噪聲較內燃機小得多,消滅了內燃機運轉時産生的噪聲污染。一般電動汽車都是在晚間充電,還可以充分利用用電低谷時富餘電力。 “電動汽車與燃油汽車相比,其局限性當然也是比較明顯的,比如它顯然並不適合跑長途”,何曉燕説道,“但它也有獨特的優勢,就是非常適合城市生活使用。”她&&,對電動汽車最準確的定位也應該是新的“都市生活代步工具”。 電動汽車的相關研究表明,其能源效率已超過燃油汽車,特別是在城市工況下運行,汽車走走停停,行駛速度不高,電動汽車更加適宜。在停止運行時,電動汽車不消耗電量;在制動過程中,電動機可自動轉化為發電機,實現制動減速時能量的再利用。 記者試乘還發現,駕駛電動汽車較燃油汽車來説更加簡單,甚至有些類似於游樂場裏的電瓶車:啟動電源,選擇前進、後退或是駐車檔位,輕踩油門即可駕駛自如。其車速的控制也是通過油門的松緊,操控性便捷,非常適合城市中老年人駕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