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報告:廣州市一年內近三成炒房者虧損
    2008-07-07        來源:經濟參考報
  據新華社電 廣州知名二手房中介機構滿堂紅地産7月1日發出一份對廣州近一年來樓市短炒情況的分析報告,首次詳細披露了廣州樓市的短期炒房情況。該報告稱,廣州市區內以短期轉賣為目的的二手房交易約佔總交易量的3.5%。從去年6月至今,大約有28.1%的炒家出現虧損,其中市中心區的越秀區某住宅單位在5個月內的轉手價狂跌24萬元。
  相比深圳一度有超過30%的短期炒房客在取得産權證後半年內轉手的“盛況”,廣州市場上的短期炒家佔總成交量的比重並不多。滿堂紅地産對該公司所促成的交易數據研究發現,從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這一年內,廣州市內同一套房子一年內重復交易兩次或以上的比例僅佔總成交的3.5%。這一數據比2007年初該公司的統計高出一個百分點。
  滿堂紅地産研究人員&&,2007年廣州樓價的快速上漲是市場上短炒情況增加的重要原因,但短炒二手房的比例並不高,廣州樓市的投機氛圍並不濃厚。
  該公司研究人員對一年內成交兩次及以上的物業進行分析時發現,2007年6月至今,廣州二手房短炒總體上收益比較理想,平均每套物業的收益為40455元(未計算稅費)。其中濱江西路某單位在去年7月以110萬元的價格購入,同年11月以150萬元賣出,賬面獲利高達39萬元。
  受“927房貸新政”等因素影響,廣州及全國多個城市的房地産市場陷入長時間的觀望。自去年10月後廣州二手房的成交量急轉直下,從3月份起,廣州各大發展商集體發力促銷,部分一手樓降價後的價格甚至低於二手樓價格,出現奇特的“二手樓貴過一手樓”的現象。
  由於市道不佳,許多炒房者被迫降價出售物業,由此導致部分炒家出現虧損。滿堂紅數據顯示,從去年6月至今大約有28.1%的短炒房屋賣出價格低於買入價格,平均每套賬面虧損19855元。其中文德南路某單位去年9月份被人以174萬元的高價買入,到今年2月以150萬元賣出,不包含稅費的賬面凈虧損便達到24萬元。
  滿堂紅地産對這些短炒物業進一步分析後發現,短炒客偏愛的普遍是面積小、總價不高,位於城市次中心區域的住宅物業,其中白雲區佔35%,海珠區佔22%,天河區佔13%。短炒物業平均每套總價約46萬元,面積約為70平方米。據介紹,這類總成本較低的短炒物業轉手速度非常快,其中約有六成是在三個月內轉手,在半月內轉手的也不在少數。
  分析人員發現,在出現虧損的短炒物業中,荔灣區、白雲區的虧損比例分別達到38%與31%。而天河、越秀兩區的物業保值能力最強,番禺區的物業價格也比較穩定。此外由於有超過七成的炒家已經在二手房短期投資上獲利,所以滿堂紅方面預計,廣州樓市短期內出現投資客拋售潮的可能性並不大。
  相關稿件
樓市經不起“休克療法” 2008-07-04
樓市:到底是理性回歸,還是欲揚先抑? 2008-07-04
股市樓市雙冷難改宏觀調控大勢 2008-06-27
長春樓市持續“高燒” 二線城市泡沫浮現 2008-06-27
樓市也需“心理疏導” 2008-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