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國際油價暴漲帶來的對新能源汽車需求的不斷擴大,作為電動車以及混合動力車等新能源車關鍵部件的車載電池,正受到跨國汽車巨頭和各大電池廠商前所未有的關注,他們紛紛於近期宣布投資計劃及量産日程,掀起了一輪車載電池投資熱潮。
新一輪投資熱潮
在鋰電池領域市場份額居全球首位的日本三洋電機5月28日宣布,將加強對車用鋰電池研發及生産領域的投資,並從2009年開始批量生産。從2006年初開始,三洋就與德國大眾集團攜手開發新一代鎳氫電池系統。目前正聯手德國大眾汽車公司開發專門用於混合動力車的大容量鋰電池,並準備在2012年正式投入環保汽車的使用。目前,該電池已進入試製階段,今後的主要任務將是進一步提高其安全性能等質量保證系數。據悉,三洋今後八年內將總共投資800億日元,力爭到2015年使新型車用鋰電池産能達到每月1000萬塊,滿足170萬至180萬輛混合動力車的需求,還將根據市場需求動向考慮於2010年建設新的車用鋰電池工廠。三洋稱有信心獲得本田、福特等汽車製造公司的鋰電池供貨合同,因為目前這兩家汽車廠商使用了由三洋公司提供的鎳氫電池。 為實現混合動力車的産量達到其全球汽車總産量十分之一的目標,豐田汽車公司將攜手松下電器公司大幅增産用於混合動力車等環保車型的車載電池。豐田與松下共同出資的電池生産企業“PanasonicEV能源”(簡稱PEVE)將新建一家生産主流鎳氫電池的工廠,投資規模約300億日元,預計2011年建成投産,每年可生産約30萬塊車載電池。與此同時,豐田也在加快研究開發鋰離子電池的技術。PEVE將在靜岡縣的現有工廠內投資新建生産下一代鋰離子電池的工廠,並加強現有工廠的鎳氫電池産能。這一系列的增産舉措共需投資約700億日元。今後,PEVE的車載電池産能有望翻番,從2007年的50萬塊左右增加到2011年的100萬塊。 為了追趕豐田的步伐,日産和NEC公司也開始攜手生産車載電池。日産和NEC將共同耗資200億日元(約合1.94億美元),在全球首次量産混合動力車及電動車等環保型汽車專用的鋰離子電池。新的合資工廠將在2009年初正式投産,初始階段的鋰電池産量將可提供一萬輛混合動力車或電動車使用,未來的産量將提高五倍。日産早在1992年就開始了對車載鋰離子電池的研發。2000年開始了與NEC公司的合作,共同開發薄板鋰離子電池技術。今年5月,日産汽車與NEC及其子公司NEC
Tokin的合資公司——汽車能源供應公司(AESC)全面開始運營,同時向日産公司及其法國合作夥伴雷諾公司提供這種鋰電池。兩家公司計劃從2010年開始在日本和美國市場推出電動轎車。
廣闊的市場前景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廠商。造船重機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三菱重工計劃2010年量産面向電動汽車、混合動力車的鋰離子電池,供給國內外汽車廠家。東芝去年年底也宣布涉足混合動力車等使用的車載電池業,2010年之前投資200億日元建成量産體制。
汽車業必然之舉
長城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呂磊認為,發展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是汽車行業在世界能源短缺和生活方式改變背景下尋找出路的必然之舉。日本廠商在車載電池技術方面已有多年的技術儲備,一直是這一市場的先行者。此番追加投資由多家企業共同分攤成本,是看好電動汽車未來發展的方向,投資收益最終需要得到市場的認可,這其中政府政策引領非常關鍵。目前歐美日對替代汽油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線不盡相同。日本的島國地域特徵影響了其消費方式,發達的新幹線和便捷的公交充電站使發展適合城市內行駛的小型電動車為整個國民所接受。
鋰電池將成主流
據了解,全球電動車電池技術發展有兩大方向:一是從現有的二次電池加以改良,另一則是開發新的燃料電池。目前電動車用電池多數仍停留在價格相對便宜的鉛酸電池等傳統産品上,但隨着技術突破和生産成本有效控制,鋰電池和鎳氫電池質輕、續航里程長以及高能量密度和輸出功率的優勢逐漸浮現,長期來看將成為發展主流。專家預測,從現在到2015年,全球市場對混合動力汽車電池的需求將增加三倍,價值總額達23億美元,將於2009年首次應用在混合動力汽車上的鋰離子電池可能會佔據整個電池市場的半壁江山。日美歐汽車大廠預計2010年前後將正式在乘用車上搭載鋰離子電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