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專家指出:得房率並非是越高越好
    2008-06-02    記者:郎秋紅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訊 很多人在買房時非常關注得房率,專家指出,得房率並非越高越好。
  得房率是可供住戶支配的使用面積與建築面積的比值,得房率越高,意味着可供住房支配的使用面積越大,公攤面積越小。公攤面積包括大堂、門廳、電梯間、走廊等。長春建築工程學院有關專家認為,得房率不能一味求大。得房率過高會導致公用面積減少,這樣居住起來就會感覺擁擠、不舒服。試想,如果高層建築為減少公攤面積只設一部電梯,上下班高峰期人們就要長時間等電梯。另外,得房率高的房子,價格相對也會高一些。
  得房率多少正合適?專家認為,一般情況下,高層住宅得房率在70%左右,多層則在80%左右。“得房率高的房子,經濟實惠,但過高可能住得不舒適;得房率低,居住起來可能更舒服,但買房時花在公用部位的錢較多,將來用在公共部位的物業費也較多,因此,購房者應該根據個人的實際選擇適合自己的得房率。”
  相關稿件
泡沫論+後奧運:中國房地産市場如何前行? 2008-05-30
房地産一週語錄[2008-05-30] 2008-05-30
呼和浩特:全面整治打擊房地産欺詐廣告 2008-05-30
西藏五年來房地産開發投資累計完成34億元 2008-05-30
北大房地産研究所所長:奧運後房價跌不了 2008-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