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震”跌樓市?有關專家認為影響有限
    2008-06-02    本報記者:李佳鵬 劉振冬 實習生:于菲    來源:經濟參考報

新華社發(吳長青 攝)
  “有人説此次地震將對房地産業帶來較大影響,真不知道現在買房是否合適?”在北京某IT企業工作的王小姐困惑地對記者説。
  和王小姐的憂慮相同,記者採訪發現,有相當一部分人對于此次地震災害對樓市的影響抱著拿不準的心態,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則認為,地震災害對局部樓市可能産生一定的影響,但從總體上看對樓市整體影響有限。

局部地區房地産開發銷售延後

  安信證券高級行業分析師陶學明表示,由于地震災害的影響,市場認為四川地區房地産的銷售和開發都會延後,一些地産公司也已經對此做出公告。
  中新地産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其位于成都和重慶的開發項目受到直接損害,預計相關項目完成日期會延遲,可能會對其2008財年業績造成不利影響。華人置業集團執行董事劉鳴煒在接受外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公司在成都的項目已按政府要求暫停,復工時間未定。萬通地産也表示,正在評估地震對公司項目進展可能産生的潛在影響,並已擬定了應急預案。
  除停工外,不僅新項目今後銷售受阻,已購買的業主也會考慮盡快脫手。另外,本已十分緊縮的信貸,也將投向救災和重建,這將使災後房企的資金壓力進一步加劇。
  此外,地震後建安費用可能上升。市場大都認為:中國本就處在高通脹時期,房地産上游原材料如鋼筋水泥砂石等價格本就已是一日一價,不斷攀升。而汶川大地震的災後重建工程,包括修路蓋樓等一係列工程無疑需要大量鋼筋水泥等上游原材料,突然放大的需求以及較難以控制的通貨膨脹將更加推高房地産開發原材料成本,房地産公司的建安費用難以下降。同時,國家可能出臺相關政策,要求開發商加強住宅防震能力,將導致建築成本進一步上升。

置業投資購房行為將受影響

  除了項目延期和建安成本可能上升之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置業和投資心理將受到一定的影響。
  齊魯證券房地産行業分析師涂力磊認為,在宏觀層面,四川、重慶地區屬于前期房地産投資的熱點地區之一,地震災害發生之後,由于受到心理層面的影響,短期內該地區的固定投資有可能受到影響;在微觀層面,由于地震屬于不可抗災害,當地生産經營活動的積極性和熱情將受到影響。在房地産方面,最主要的影響可能是購房者由于擔心地震余震影響,減小購房熱情,從而使成交量有所下降。此外,對于投資型購房者而言,有可能因為該事件而減少購房需求。四川、重慶地區房地産銷售有可能在本季度受到影響。
  對于這種觀點,北京鏈家地産副總經理金育松表示讚同。他説,在消費層面,置業者的消費心理將受到影響,自住者置業將更理性,投資者也將慎重投資。對于投資者來説,地震也成了投資風險因素之一,震後倒塌或者墻體破裂都會造成投資無法收回,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會變得更加慎重。
  焦點房地産網進行的“地震能否‘震’跌樓市”網上調查也顯示,84%的被調查者認為地震會對樓市産生影響;僅有13%的人認為不會;另有3%的被調查者表示不清楚。至于地震對房價的影響,81%的被調查者認為將會降溫樓市;僅有11%的人認為會助推房價。關于震後會否改變購房計劃,67%的被調查者明確表示會改變購房計劃;12%的被調查者表示不好説;僅有22%的被調查者表示不會。
  北京大學房地産研究所所長陳國強認為,對于投資者而言,房産投資一直被視為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眾多的投資者對于投資樓市也存在著較大的偏好。但此次由于自然災害因素的影響,投資者的置業觀念和投資理財觀念都會發生較大影響,房産投資將變得更加理性、謹慎。同時,銀行也會加強對于個人住房消費貸款風險因素的控制和考慮,對于放貸的項目,風險因素的考慮會更全面。
  與此同時,陳國強認為,消費者的置業理念也將發生重大變化,購房者以往只看重地段和價格,現在將更關注樓宇的品質和承受自然災害的能力,低密度抗震性能好的建築將更受青睞。金育松也表示,未來政府管理部門將更重視房屋質量監督及檢查,開發商也會在營建過程中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置業者則會更加關注房屋的抗震等級以及房屋品質。
  對于房價能否出現下跌,陳國強表示,目前仍不好判斷。以四川地區為例,此次災害會導致住房剛性需求大幅提升,其中政府會解決很大一部分人的過渡安置問題,但對于一些自己有能力解決住房問題的人而言,可能會選擇自己置業,這會造成需求部分增加。同時,出于安全等因素考慮,很多項目開發進度會受到影響。正是由于存在這些不確定因素,局部地區和全國的房價具體會出現怎樣的變化還有待于進一步觀察。

對樓市總體影響有限

  盡管地震對于樓市將産生多種影響,但接受記者採訪的多數專家認為,對樓市總體影響作用有限。
  渤海證券房地産研究員周戶認為,此次地震四川的災區主要有汶川、茂縣、都江堰、北川、青川、成都六縣市。除了成都以外,都是規模較小的縣市。其中成都市位于震中所在的汶川縣東南方,直線距離約90公里,是距離震中最近的大城市。全國性大地産商在四川地區大多都只是在成都有地産項目,而且在遠郊區縣的房地産需求本身就構不成市場的需求主力。因此,預計地震對短期內房産銷售將産生一定影響,但從長期來看,隨著災後重建的展開,成渝地區的房地産業因此受到的影響有限。
  陶學明認為,地震只會對國內經濟和資産市場造成短期的負面衝擊,影響程度較小;只要政府有適當的政策,地震對經濟和房地産影響的時間長度也是短暫的。
  陶學明舉例子説,比較日本1995年1月發生的“阪神大地震”前後股市、房市等的表現,以及當時和地産行業相關的經濟數據,可以發現,上世紀90年代日本股市和房地産主要是在資産價格泡沫破裂、匯率升值處于尾期、流動性從過剩已經轉為偏緊的大的經濟環境下發展的,地震並沒有加劇當時股市和房市的長期下降趨勢。
  陶學明表示,雖然四川全省和重慶市的人口大約是全國的10%,但四川、重慶工業和經濟規模相對較小,2007年GDP分別佔到全國的4.3%和1.7%,固定資産投資分別佔到全國的4.1%和2.3%,房地産投資分別佔到全國的5.3%和3.4%,而且目前來看地震對該省的重要工業破壞程度還比較有限,加之國內房地産市場還處于向上發展的調整期,因此可以認為,地震對樓市整體的影響是有限的。

  相關稿件
馮侖:樓市進入無人喝彩期 2008-06-02
大地震進一步加重了重慶樓市的觀望心理 2008-05-30
揭開樓市房價迷局 2008-05-30
四川地震可能成為捅破樓市泡沫的針尖 2008-05-29
房地産商:烏魯木齊樓市潛力巨大 繼續看漲 2008-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