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家電延長保修市場“金礦”待挖
    2008-04-17    本報記者:韓丹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在歐美已十分普及的家電延長保修(簡稱延保)服務,在我國卻還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業內人士認為,家用電子電器行業已進入微利時代,延保作為增值服務的一個巨大市場應該為整個業界關注。

延保服務在我國處於起步階段

  中國電器維修協會會長劉秀敏日前&&,延保服務在我國還處於起步階段,國內企業熟悉並靈活運用這種方式需要一個過程。可是,在歐美國家,延長保修普及度已很高。以美國為例,延長保修已有40多年的歷史,涉及的領域有家用電器、汽車、房屋、娛樂和休閒産品等。購買延長保修産品已經成為很多國外消費者的習慣。如今,家電的延長保修在歐美等國家的購買率已經達到了40%,而且越是高端産品,用戶的購買率就越高,電腦等IT産品的購買率更是達到85%以上。
  據悉,在國外,延長保修的服務一般由第三方兌現。在美國,美國延長保修集團已經成長為美國財富500強,是全球最大的家用電器、電子産品和汽車的延長保修提供商,有着40多年成功的延長保修經驗,擁有55億美元的資産。美國延長保修集團的業務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然而,在中國,由於市場剛剛起步,整個市場還沒有上規模的第三方延長保修公司。

延保市場前景被看好

  事實上,延保服務之所以在國外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是因為其能帶給消費者實實在在的實惠。據業內人士介紹,消費者購買延保的好處有:首先,能節省未來幾年維修費用,並且三次修不好可以換新機;其次,維修更方便,只需要打一個免費電話就能得到專業公司的幫助;再次,産品維修要送到廠家授權的維修中心,消費者對維修質量可以更放心;第四,如果二次轉讓産品,可以增加産品價值,延保服務可以跟隨産品一同轉讓,這也打消了一些消費者不敢買二手電子産品的顧慮。此外,延保服務還加寬了維修服務的範圍。
  而在我國,由於消費者對消費電子産品的售後服務投訴率較高,延保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困擾消費者的維修收費不透明、廠家倒閉、産品維修難等問題。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董京生介紹,在去年受理的65萬多件投訴中,家用電子電器産品佔到19萬件。
  專家&&,由於消費電子産品更新換代迅速,許多産品型號一兩年間就停産了,或者電子産品的核心部件更換價格昂貴,這都會增加維修成本,再加上消費電子産品競價激烈,企業把很多精力用來降低成本降低售價,這使得一些産品的質量並不盡如人意。而延保服務可以打消消費者的後顧之憂,符合未來的消費潮流。

家電零售商紛紛掘金延保服務

  在我國延保市場一片空白的情況下,家電零售商率先成為新市場的進入者。
  據國美常務副總裁王俊洲介紹,國美從2006年開始進行延保服務試點,目前延保業務已經從最初的460家門店擴展到全國249個城市,1100家門店,商品參保率全國平均4%,最高達到12%。目前,國美把七大手機品牌近200個型號、七大數碼産品品牌近800個型號以及1600多個全品類品牌列入參保産品範疇。
  不久前,蘇寧也曾推出名為“陽光保”的類似延保服務。顧客只需在成交價基礎上,多交一定的延保費,即可延長一年的保修期。在延長期內,蘇寧承諾將提供和原生産廠家同等保修範圍的服務。
  此外,五星電器也曾推出延保服務——“貼心保”,消費者購買家電的同時可以購買一份延長保修協議,從而獲得充分的維修服務保障。
  青島帕勒諮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認為,家電零售商紛紛掘金延保服務,是在過剩經濟時代下探索新的消費需求。對於利潤微薄的家電零售業而言,有償延保服務或將成為未來重要的利潤來源。包括國美、蘇寧在內的家電零售商都曾經歷“跑馬圈地”,在與對手競價的過程中,零售商不得不犧牲利潤,使得家電零售業成為國內利潤率較低的行業之一,尋找新的贏利模式成為家電零售商在粗放式增長後的集體需求。

  相關稿件
物業保修金:到底是利益保證還是房價推手? 2007-10-22
克萊斯勒將實行動力系統終身保修 2007-08-01
改制後企業不負責售後 300萬元産品無人保修 2007-07-10
我國汽車保修設備行業將面臨全球化困局 2007-05-16
大中電器宣布:手機保修期延長為兩年 2007-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