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汽車全球化之路成功的秘訣
    2008-03-05    本報記者:劉浩遠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豐田汽車公司共生産949.7754萬輛汽車,比通用汽車公司多生産21.3萬輛。這是豐田全球汽車年産量首次超過通用。
  豐田公司在成立至今的70多年時間裏,從日本一家國內企業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産企業之一。綜觀其全球化歷程,豐田的成績應歸功於公司“顧客至上”的理念和由此形成的在産品開發、生産、銷售及服務等領域不斷創新的能力。

豐田生産方式

  所謂“豐田生産方式”,簡言之就是裝配生産線的各個工序只在必要的時候提供必要數量的零部件。豐田認為,使企業生存並保證利潤的惟一途徑就是讓成本始終低於消費者情願為商品和服務所付出的價格。“豐田生産方式”基本上避免了企業在人力、設備和材料方面的浪費,大大降低了生産成本,提高了生産效率。
  據有關機構的調查數據,美國通用、福特、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公司在北美的零部件採購成本比豐田高出8%,零部件供應商對豐田的評價也最好。這多少與以精確計算和程序化見長的“豐田生産方式”相關。

本地化研發生産

  豐田公司在1992年提出“豐田基本理念”,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在各個領域不斷開發和研究最尖端的科學技術,提供能滿足全球顧客需求且充滿魅力的産品和服務。
  截至目前,除在日本本土的五個研發機構外,豐田還在海外設有八個研發中心,並通過與當地的設計團隊緊密合作,不斷推陳出新,以最快速度設計生産符合當地生活習慣和消費習慣的汽車。豐田在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設有50個生産基地,僅在美國就有八個生産基地和兩個研發中心。目前,在海外市場銷售的豐田汽車共有約70多款車型,在日本國內市場約有60款車型。
  據美國一家公司的調查數據,美國汽車製造商設計一款新車需要二至三年時間,而豐田公司只需一年到一年半。這也許就是豐田在與歐美廠商的競爭中後來居上的一個原因。

營銷當地化策略

  豐田公司的全球化首先始於營銷的當地化,進而開始生産當地化。“顧客第一、經銷商第二、生産廠家第三”的觀點促成了豐田公司早期的銷售理念。之後,這一理論被運用於豐田公司構建全球營銷網絡的實踐中。在豐田公司基本理念中,還有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尊重各國、各地區的文化習俗,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從豐田汽車成功打入美國市場的實踐過程,不難發現營銷當地化策略的效果。豐田網站資料顯示,1957年豐田汽車公司就在美國設立了美國豐田汽車銷售公司,直到1984年才在美國與通用合資建廠,1988年在美國建立了第一個獨資工廠。在這30年中,豐田在美國除宣傳銷售其産品外,就是熟悉美國人的生活習慣,了解美國人的消費需求,徵求當地專業人員的意見,物色培養當地銷售人員,最終為公司提供設計生産面向美國市場的車型提供依據。

注重環保提升形象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全球氣候變暖、環境日趨惡化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再次為豐田公司提供了發展的機遇,節能環保低排放汽車成為豐田公司全球化進程中的又一張王牌。
  1999年,豐田公司率先生産出混合動力車,因此受到聯合國機構的表彰,當時連美國消費者也不知道何為混合動力車,但經過幾年努力其産品逐漸被消費者認可,截至2007年豐田混合動力車已累計在全球銷售125萬輛。
  豐田在積極開發生産環保車的同時,還投鉅資參與各國各地區的環保節能等公益活動。最近,豐田公司又提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建廠活動,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形象。

  相關稿件
日本本田汽車公司計劃提高微型汽車産銷量 2008-03-05
汽車小型化已成為全球汽車製造業新趨勢 2008-03-05
大眾汽車榮膺2008年奧運會火炬接力供應商 2008-03-05
王鳳英:優先發展高品質小排量汽車是現實選擇 2008-03-05
保險、汽車投訴在上升 2008-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