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何時才能建成規模?
    2008-02-25    辛華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07年國務院24號文規定,到“十一五”末期,廉租房制度要全面覆蓋1000萬戶家庭,並建立比較完善的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政策體系。近日,各地陸續按建設部的要求公布了2008年住房建設計劃,其中明顯加大了規劃中保障性住房的建設面積。這些舉措無疑是給老百姓吃了一顆“定心丸”。

北京:2008年新建保障性住房佔比達四成

  根據北京市公布的住房建設計劃,2008年,全市計劃新建住房2750萬平方米,其中新建廉租住房50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300萬平方米,限價商品住房450萬平方米,其他政策類住房350萬平方米,商品住房(不包含限價房)1600萬平方米。此外,還將啟動一定數量的政策性租賃房。

廣東:2008年年底前廉租住房覆蓋到縣城

  為解決低收入戶住房問題,廣東省將逐步擴大廉租住房保障範圍,爭取2008年年底前覆蓋到縣城。為解決資金問題,廣東省財政廳已將解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住房困難納入公共財政的覆蓋範圍,多渠道籌集和安排廉租住房保障資金。規定土地出讓凈收益用於廉租住房保障資金的比例不得低於10%。同時,2007年至2010年,廣東省財政每年安排解決城鎮雙特困戶住房困難專項資金3000萬元,專項用於解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在8平方米以下、有城鎮居民常住戶口的城鎮雙特困戶住房困難問題。

杭州:兩年內初步建立起住房保障體系

  杭州市政府日前決定加快解決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力爭兩年內初步建立起由普通商品房、經濟適用住房、限價商品房(拆遷安置房)、外來務工人員公寓、廉租住房等組成的滿足不同層次居民居住需求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根據杭州市政府的預測,從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兩年內,杭州市城區(不含蕭山、余杭區)年住宅建築面積需求量(不包括暫住人口)為550萬至650萬平方米。杭州市政府制定的《杭州市住房建設規劃(2008-2009年)》指出,兩年內,杭州市具備開工條件的保障性住房建築面積約418.8萬平方米,約7萬套,套型建築面積均小於90平方米。其中,經濟適用住房建築面積約171.5萬平方米,共約2.8萬套。

重慶:五年投資1000億元建低收入群體住房

  根據重慶市不久前&&的《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實施意見》,從2008年開始,重慶市將加大建設經濟適用房、廉租住房和為農民工集中配套建設集體宿舍和“探親房”的力度,逐步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未來五年,重慶計劃向房地産領域投資5000億元,其中1000億元為政府主導,用於建設面向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十一五”期間,重慶市將確保每年建設經濟適用房不低於130萬平方米的建設規模。同時,重慶市將實行廉租住房配套建設制度,即新建的經濟適用房和商品房中必須配套建設廉租住房,其中經濟適用房按建築總面積不低於10%的比例配建廉租房。房地産開發企業認為不宜配建的,可採取貨幣形式由重慶市房地産主管部門統一組織配建。

烏魯木齊:三年建成2.6萬套“解困房”

  從2008年開始,烏魯木齊市政府計劃每年拿出1.03億元,用三年時間基本解決烏魯木齊市低保、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在這三年內,計劃共建廉租住房6000套,經濟適用房2萬套。近日,烏魯木齊市房産局對外公布了《烏魯木齊市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發展規劃2008-2010年度計劃》。在規劃期內,烏魯木齊市政府計劃建設廉租住房6000套,30萬平方米;建經濟適用住房2萬套,120萬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設採取政府集中建設與在經濟適用住房以及普通商品房住宅小區中配建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建設。

- - -相關文章- - -

“中等收入群體”能否納入住房保障體系?

    “中等收入群體”該如何界定?這部分人群又有多少呢?接受記者採訪的人士未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查找相關資料也很難得出一個權威標準。有資料顯示,家庭年收入6萬元到20萬元為“中等收入者”。如果這一界定成立,那麼這個“夾心層”無疑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全文]

保障性住房到底應該建在哪兒?

    “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要建在市政設施完善的城區。”有政協委員在此前召開的甘肅省地方“兩會”上提出建議,應糾正許多城市將保障性住房建在郊區的做法。[全文]

  相關稿件
保障性住房:政策設計易執行難 2008-02-21
別讓保障性住房成為“鬧心房” 2008-02-19
保障性住房上市力度加大 影響房價上漲預期 2008-02-18
深圳市2008年將投入近78億元建保障性住房 2008-02-18
謹防對保障性住房公共福利的詐騙 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