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02-21 作者:馮曉芳 何宗渝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日本東芝公司日前宣布退出HD-DVD業務,標誌着下一代DVD制式事實上統一為由索尼公司倡導的藍光(BLU-RAY)格式。 HD-DVD和藍光是未來高清晰度DVD的兩種互不兼容的格式,由於東芝是HD-DVD的領導廠商,也幾乎是唯一的HD-DVD播放機製造商,而藍光擁有索尼、松下、飛利浦、三星等眾多廠商加盟,所以不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市場份額上,HD-DVD一直處於下風。 1月份以來,隨着支持HD-DVD的美國華納兄弟公司“倒戈”、派拉蒙“變節”和微軟公司表態稱將尊重消費者的選擇以及沃爾瑪、百思買等零售“巨頭”宣布不再銷售HD-DVD産品,考慮到市場環境的急速變化,東芝決定退出HD-DVD業務。至此,圍繞下一代高清影碟標準的格式之爭正式結束。 對此,信息産業部科技司有關負責人説,從技術等因素全面考慮,信息産業部一直以來也看好藍光DVD,並在推進這一技術標準方面做了一系列準備。但因目前中國DVD産業還處於標清階段,下一代高清DVD産業部署尚未開展,東芝宣布退出HD-DVD對中國DVD産業影響有限。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從兩年前開始跟蹤藍光DVD標準,並主推藍光DVD的産業化運營。據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建國介紹,華錄集團看好並選擇藍光DVD標準,原因在於: 一是藍光DVD存儲技術能夠滿足技術升級換代要求。藍光DVD一張碟片的容量在25G以上,而一部高清電影為20G。因此一張藍光DVD碟片可以存儲一部高清電影,在一部電影播放過程中不需要更換碟片。 雖然HD-DVD價格比藍光DVD便宜,但存儲技術容量比藍光DVD小,其波長等方面也不盡如人意。 二是從中國音視頻産業發展來看,推廣藍光技術可以使中國在高清DVD標準制定階段就抓住機遇,佔有一席之地。 為了推廣藍光技術,2002年,以索尼、飛利浦、松下為核心成立了國際藍光光盤協會,其後百餘家全球頂級電腦公司、游戲廠家、硬體和軟體廠商加盟。去年,中國自主産權的AVS視頻編碼標準和DRA音頻編碼標準加入國際藍光標準。 加入國際藍光光盤協會和國際藍光標準後,將使藍光標準的專利由原來的單向授權變為雙向交叉授權,即以前是中國企業生産藍光産品需要向藍光聯盟成員支付專利費,今後則是國外廠商也需要向中國的這兩個標準擁有者支付專利費。由此將改變中國企業在標清DVD時代被動的局面。 三是從産業鏈上來説,目前華錄集團已擁有內容製作、編輯、複製、光盤、高清碟機等完整的産業鏈,並在産業領域加速推進,預計今年奧運會之前,藍光DVD高清碟機及相關産品將投入市場。 (據新華社北京2月20日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