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採取不同貸款方式 盡量減少房貸負擔
    2008-02-18    本報記者:彭勇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在央行連續加息的背景下,購房者的還貸壓力越來越大。有關專家&&,對於各種不同情況的購房者,應採取不同的貸款方式,盡量減少房貸負擔。

首次購房者:盡量選擇合適的貸款方式

  2007年以來人民銀行六次加息,10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代表着我國實施已有10年之久的穩健的貨幣政策調整為從緊的貨幣政策。由於經濟手段調節的滯後性,加息的效果還沒有達到政策預期,這就不排除2008年不對稱加息的繼續。隨着利率升高,貸款購房者還貸壓力逐步累積。有關專家&&,首次購房者應善用公積金,並安排好還貸的節奏。
  記者簡單算了一筆賬,以總額20萬元、期限為20年的住房按揭貸款為例,2004年10月以來的10次加息使最終累加的總還款額增加了近7.86萬元,這對於普通家庭而言絕不是一個小數目。
  人民銀行去年12月加息,公積金的貸款利率也出現了上調。值得注意的是,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4.68%,稅後收益為4.446%;5年期為5.22%,稅後為4.959%。而公積金貸款利率五年以下為4.5%,五年以上為4.95%,本次調整以後,出現了公積金貸款利率約等於甚至低於同期存款利率的情況。面對這種“倒挂”現象,有關專家建議市民,購房時一定要用足公積金貸款額度。
  此外,在加息通道上,選擇固定利率房貸也不失為一個節約支出的好辦法。以一筆30萬元、20年期的貸款為例,如果利率依照每年兩次、每次0.27個百分點的速度上調,那麼兩年時間內就會增加1.08%,達到7.92%,其每月的貸款成本就要增加197.23元,如果在加息之前就選擇固定利率房貸,那麼一年就要少支出2366.76元。
  雖然固定利率房貸有節約利息的好處,但也不是每個市民都適合辦理。理財專家指出,因為這種房貸的利率一般都會略高於同期央行利率,且期限都較短(最長10年),這也意味着如果選擇固定利率貸款,月供壓力要比普通的浮動利率房貸大出很多。另外,也不排除幾年後降息的可能,這也使固定利率房貸存在一定風險。

已購房者:提前還貸應量力而行

  在不斷加息的影響下,各地的已購房者普遍都希望能夠提前還貸,以減少付出的利息。但有關專家&&,提前還貸應量力而行,不妨分流一部分資金進行理財投資,可能會獲得更多的收益。
  人民銀行2007年六次加息之後,以一筆20萬元10年期等額本息的商業住房貸款為例,原來6.84%的基準利率享受15%下浮優惠後,總共需要支付6.4萬元利息,而現在卻增加到7.4萬元。記者從深圳市各家銀行了解到,近期深圳市民提前還貸的人數明顯增加。最近一段時間,不少人還拿着年終獎提前還貸。
  有關專家認為,提前還款是一種很好的理財方式,關鍵是要結合自身的財務狀況及理財能力,充分發揮資金的效用,才能達到減負而又不影響生活質量的目的。房貸者若有提前還貸方面的需求,除向銀行了解外,也可向專業房貸機構進行相關理財諮詢。
  此外,在CPI上漲較快的今天,提前還貸並不一定是最好的理財辦法。理財分析師認為,如果現金比較充裕的話,購房者不妨把一部分資金用於投資理財,只要投資收益高過因加息導致的利息成本,就不急於提前還貸。
  在某外企工作的周小姐,年初積攢了約10萬元可支配資産,但並未打算提前還貸,因為她已將這筆錢投資於基金和銀行打新股理財産品。她認為,如果提前還房貸,等於失去了借銀行錢進行投資的機會。
  當然,專家並不贊成將預還貸資金全部投資股票等高風險産品,可以選擇一款投資低風險、收益穩定的銀行理財産品,尤其是投資期限短的打新股産品。去年新股發行比較集中,打新股産品取得了不菲收益,可以成為市民不錯的選擇。這類産品一般期限短,流動性好,更重要的是收益高於利息增長,一般年收益至少保持7%以上的增長。但投資此類産品,期限應以短期為佳,原因是風險較低、收益穩健,可避免因不能獲取預期收益而得不償失。

投資者:通盤考慮早作打算

  人民銀行提高房貸首付、連續加息的調控政策,手裏握有多套住房的投資者是受影響最大的群體。專家&&,從目前的情況判斷,2008年宏觀調控政策還將繼續,房地産市場將深入調整,投資者宜通盤考慮,早作打算。
  深圳滿堂紅地産有關人士告訴記者,由於房價高企,深圳去年出現了大量的投資客,他們相當一部分是從香港過來的,往往聯手買樓,一買就是幾十套,甚至整棟樓全部買下,然後約定同等價格對外出售。樓市降溫後,一些小的投資者迫於壓力開始吐盤套現,但更多的投資者由於資金較為雄厚,還在觀望。
  有關專家&&,對於這些投資者而言,為緩解目前的資金壓力,可以處理手中的一部分房産,遇到合適的可以出售,或者出租籌集部分資金,來償還銀行的按揭貸款。另外,據媒體報道,重慶等地出現了投資者房産典當的高潮,這也不失為一種應急辦法。
  如果變現成功,投資者可以嘗試將這部分資金購買各種理財産品。2008年是專業理財産品發展的好機會,貨幣政策從緊後,各類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都有尋找各種機會推出理財産品的強烈衝動,這類産品收益保障性相對較高,可重點關注。
  當然,對於升值前景較為理想的房産,投資者不妨予以保留。從長期看,樓市作為重要的投資渠道,其保值增值的作用不容置疑。投資者需要調整心態,最好能做長線投資,而不是期望能在短期內獲取暴利。
  業內人士&&,隨着金融、稅收政策的繼續貫徹落實,2008年住房投資、投機需求將受到進一步的抑制,住房資源將逐步得到合理配置,房價可能會告別近兩年的暴漲,並逐漸向理性回歸。那種“擊鼓傳花”式的樓市賺錢游戲已經難以為繼了,因此投資者應該通盤考慮,早作打算。

  相關稿件
“房奴”頻頻成被告 房貸違約敲警鐘 2008-02-04
“房奴”頻頻成為被告 房貸違約敲響警鐘 2008-02-04
[支招]借力卸力還房貸有新招 2008-02-04
房貸市場該警惕美國式危機 2008-02-04
商業銀行近期將細化房貸有關條款 200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