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市場上幾乎所有的手機中文輸入法都存在漢語語言文字應用規範的問題。”近日,有關專家接受記者採訪時&&,目前普遍使用的中文輸入法容易忽視詞讀規範、淡化音節完整性以及字讀聲調缺乏規範等問題。 不久前,信産部曾就國標
GB/T18031-2000《信息技術數字鍵盤漢字輸入通用要求》的修訂草案徵求意見。但有專家&&,修訂草案並沒有針對目前手機中文輸入法所存在的語言文字應用規範問題提出具體要求。專家呼籲,希望標準修訂工作在推行語言文字應用規範、利於民族文化傳承的層面上作充分考慮。
三大品牌市場佔有率約90%
目前,全球提供手機漢字輸入法軟體的廠商主要有三家——美國捷通公司、加拿大字源公司和美國摩托羅拉公司,其旗下的三大品牌市場佔有率約90%。 據統計,目前每年在中國內地銷售的手機約為8000萬部,即每年約有8000萬套手機漢字輸入法軟體在國內銷售。為此,我國要向這三家廠商支付大筆的漢字輸入法使用許可費。據悉,每台手機的專利費為0.3美元。 為扭轉中國手機漢字輸入法市場被外資企業全盤壟斷的困局,在有關部門的扶植下,我國自主知識産權的中文輸入法成為市場的新生力量。目前,被信産部指定為“漢字輸入法國家標準起草單位”的廣東國筆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國筆輸入法已被摩托羅拉Q8系統採用,這被認為是自主知識産權輸入法打破了傳統的洋碼壟斷。此外,截至目前,國筆輸入法還嵌入了多普達、步步高、創維、金立等手機産品中。
所有中文輸入法都有應用規範問題
此前,曾有業內人士提出,手機漢字輸入技術依賴外國公司至少造成:國人使用漢字的傳統思維習慣受到嚴重影響,導致漢文化洋化、異化、退化;造成漢字使用混亂,漢字文本信息失真,影響國家信息安全。 其實,有關專家&&,即使是國産輸入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容易使漢字使用混亂的問題,不利於漢語語言文化的傳承。從市場的角度而言,如果沒有應用規範的漢語語言基礎,就缺少了本應具備的獨特優勢,而只憑政府推廣是很難被市場接受的。 專家稱,目前幾乎市場上所有的中文輸入法都存在漢語語言文字應用規範的問題。例如,其一,提供詞關聯字時忽視了多音字的音義對應問題,如:輸入“jiǎo角”或“xi岬o校”的詞關聯字中有“色、逐”或“對、驗”,沒有配套讓使用者可以知曉其規範讀音的技術措施,助長了詞讀錯誤;其二,音節輸入視為字母輸入,如輸入“o”或“den”後,“歐”或“等”作為待選字顯示於屏幕,容易造成誤讀;其三,拼音輸入方式忽略了音節聲調部分,造成淡化音節完整性和字讀聲調規範的現象。 “現在很多外國留學生用手機輔助學習中文,也有中小學生用手機查詢生字的讀寫,在手機越來越普遍的情況下,中文輸入的規範性就越來越重要。”業內人士&&。
專家呼籲標準有待完善
事實上,針對一些問題,我國早已&&相應技術標準,並在2007年對《信息技術數字鍵盤漢字輸入通用要求》(GB/T18031-2000)提出修訂草案。 但是,有專關家&&,修訂草案並沒有針對目前手機中文輸入法所存在的語言文字應用規範問題上提出具體要求。專家呼籲,希望標準修訂工作應在推行語言文字應用規範、利於民族文化傳承的層面上作充分考慮。 專家建議,國家標準的修訂應提出的具體要求包括:其一,按照現代漢語規範顯現當前所輸入詞關聯字以及漢字的規範讀音;其二,針對多音字提供關聯字時,應當按照詞讀規範給關聯字對應讀音作出有效標示,如果該多音字的輸入方式可以淘汰部分讀音,則不可給出對應於被淘汰讀音的關聯字;其三,拼音輸入方式必須輸入音節聲調,在輸入過程中,對應於缺少聲調音節的待選字都應當給出規範聲調的標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