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本報訊
今年1至11月,上海口岸電子化支付海關稅款金額已突破1000億元,達1011.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36%,稅款電子化支付率超過68%。其中,11月當月電子化支付稅款105.25億元,電子化支付率近70%。 近年來,隨着對外貿易的高速增長,海關通關監管壓力與日俱增。據統計,截止到10月份,上海港的貨物吞吐量達到4.66億噸,集裝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二,業務量的迅猛增長和人力資源的不足成為海關面臨的重大問題。 早在1995年,上海海關便開始探索海關稅費電子支付的可行性,並於1996年開發了“EDI稅費電子支付系統”,先後與中行、工行、交行、建行、農行、上行、浦發行等多家銀行進行聯網。目前,網上稅費支付業務已推廣至12家銀行,其中交行、中行、招行均延長了稅費網上支付的服務時間,工行、農行、興業、民生、光大和中信銀行更提供一週七天、一天24小時的支付服務。此外,海關稅費電子支付系統還有“異地支付”功能,為通過上海口岸進出口的外地企業支付稅費提供了便利。 目前,“EDI稅費電子支付系統”已成為上海“大通關”和電子商務統一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將為上海海關即將實行的通關無紙化改革提供重要保障。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