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瀋陽建築大學教授劉亞臣認為,目前徵收物業稅的時機尚不成熟。他説,物業稅的開徵將增加房産投資成本,遏制投機行為,能夠起到一定的“抑富”作用,而對於購房的中低收入者來説,購買第一套房應給予減徵政策,對於特困人群則需實行免稅政策,發揮“濟貧”作用,才能達到抑制投資和房價過快增長的作用。 重慶朵力房地産公司董事長黎偉認為,目前調控政策已使得房産投資成本大大增加,一旦開徵物業稅,將更進一步增大房屋持有成本。據測算,在目前的房價構成中,稅費及開發商利潤佔到60%左右,建築成本只佔40%左右,在市民購買一套房屋的錢中,有30%至40%的錢繳納了各種稅費。一些購房者紛紛&&,眼下各種稅費已經夠重了,如再開徵物業稅,負擔就更重了。 正在瀋陽沈河區一處樓盤選購商品房的李先生告訴記者,雖然這幾年他家收入增加很多,但由於養老保險、物價上漲、孩子教育等支出的增加,生活壓力是加大的。他説:“不知道物業稅什麼時候&&,如果&&的話,肯定要每年交稅,實際上又增加了一項支出。如果每年按房産價值1%左右交稅,一套總價為50多萬元的房子,每年就要交5000多元,是個不小的負擔。他認為,如果物業稅實施後房價大幅下降,給購房者節省出大筆購房款,購房者當然對此歡迎,但如果在此之前已經花了高價買了房子的家庭,如果每年都要一樣根據房産價值交稅,則必然會加重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