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10-23 本報記者:呂曉宇 原碧霞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山西2005年以前仍有一些靠騾子提升井下煤炭的小煤礦,當地人稱“騾子礦”。這些裝備水平很低的小煤礦成為安全事故高發區。從多年的統計情況看,煤礦傷亡事故的絕大部分也是發生在中小煤礦,百萬噸死亡率是國有重點煤礦的5倍至6倍。但前幾年國有大型煤礦也頻頻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産事故。我國已下決心加大投資,盡快還清煤礦安全“歷史欠賬”,擺脫煤礦生産高事故率、高死亡率的陰影。 安監總局規劃科技司副司長何學秋説,我國要積極推廣應用安全可靠的技術,減少事故總量,實現安全生産狀況的穩定好轉,為煤炭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 “截至2007年7月底,山西省原煤生産百萬噸死亡率0.61人,同比下降0.22。”山西省煤炭工業局副局長武建生説,“這得益於山西省煤礦安全投入的大幅增加。” 2006年,山西通過關閉、改造等措施,消除了“騾子礦”。去年以來,山西省煤礦投入資金約124.4億元用於改造地方小煤礦2000余座,完成了正規的採煤方式改造,優化了採掘部署,完善了通風系統,有效控制和減少了頂板和瓦斯事故的發生。 調查顯示,我國國有重點煤礦的安全欠賬曾高達689億元。上世紀末期煤炭價格低迷、資金緊張,企業無力進行安全投入。2000年以來,隨着國內經濟形勢的好轉和國家對煤炭總需求的快速增大,礦井開採逐步向深煤層和遠部採區延伸,礦井的生産環節增多、系統複雜,技改工程量增大,又形成了新的安全欠賬。 2007年,國家安排30億元國債資金支持國有重點煤礦安全技改。此前,國家已連續兩年共計安排60億元國債資金,帶動了煤礦安全投入合計378億元。 中央、地方和企業都加大了煤礦安全改造投入,2006年共安排煤礦安全改造項目536個,總投資135億元。這些項目包括機械水平的提高、巷道的改造、瓦斯監測和産量監控設備的升級等。 我國還採取了煤炭企業提取安全費用以提高安全投入。山西省煤炭工業局局長王守禎説,山西省的大型煤炭企業和地方煤礦每生産一噸煤炭要提取15元以上用於安全投入,部分高瓦斯煤礦達到52元/噸。2007年,山西通過安排礦井機械化升級改造,年産30萬噸以上的礦井年底必須實現機械化開採。 設備的改善使中國煤礦的安全生産水平明顯提升。2006年,全國煤礦事故死亡人數同比減少1192人,百萬噸死亡率同比下降27.4%。 據安監總局研究中心資料,隨着安全資金投入的加大,瓦斯抽採和檢測控制技術等一批科研成果在煤礦中得到推廣應用。2006年,山西省煤礦瓦斯抽採量達到16.11億立方米,大量用於工業發電和居民生活利用。 有專家認為,提升煤礦設備技術水平是我國改善煤礦安全狀況的重要而非唯一因素,我國的煤礦還應提高採掘和管理人員的素質,以避免違反操作規程而發生事故。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