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借後發優勢 營造汽車産業集群[圖]
    2007-10-09    本報記者:邢梅    來源:經濟參考報

  南昌市副市長王詠在2007南昌(小藍)汽車産業集群論策峰會上提出,2010年南昌市汽車産業主營業務收入要達到400億元以上,形成年産整車35萬輛,汽車柴油發動機22萬台以上的能力。

圖為首款陸風風華轎車。本報記者 邢梅 攝

後發也是優勢

  江鈴汽車集團公司是中國汽車行業重點骨幹企業。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已擁有皮卡、輕卡、SUV、MPV、乘用車、輕型客車以及專用車、改裝車等多系列車型及其動力傳動系統的自主知識産權。今年,江鈴與長安汽車公司合資成立的江鈴控股公司終於拿到了轎車“準生證”。日前,江鈴控股生産的首款轎車陸風風華在南昌小藍經濟開發區的汽車工業園下線,標誌着南昌的汽車工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當地人士&&,“我們做轎車可能有點晚了,現在的競爭已經白熱化了,汽車産業對研發和資金的要求又很高,推進也不太容易啊!”
  對此,發改委産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楊合湘認為,後發也是一種優勢。當今國內外産業轉移呈現出“外資北移”、“南企北擴”的趨勢,汽車企業之間進行重組與兼併的趨勢將進一步強化。只要充分利用自身靠近市場中心、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等優勢,積極招商引資,加快産業及相關企業在本地的集聚,南昌汽車産業的集群化發展一定會取得重大突破。楊合湘説,中國汽車工業的産能過剩應看成階段性過剩。如果居民人均收入與國民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同步,未來中國汽車市場需求年均增長15%完全可能,南昌現在起步還大有可為。清華大學汽車專家歐陽明高教授談到江西汽車業的發展時則指出,現在最重要是迅速做大産能,並增強開發能力。

營造産業集群

  産業集群是汽車工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同一産業相關的企業群居在一起,相互競爭和協作,對提高産業的競爭力有很強的促進作用。為發展汽車工業,南昌正在小藍經濟開發區大力營造汽車産業集群。目前,江鈴屬下的14家企業已經入駐小藍,總投資額超過24億元。其中,與上海寶鋼共同投資組建的南昌寶江公司主要為江鈴汽車提供汽車鋼材剪切加工配送服務,目標是成為南昌地區中、高端市場最具影響力的鋼材加工配送基地。與日本IAT公司合資成立的江鈴科技公司則主要致力於零部件的研發。除兩家整車企業外,其他企業都已經投産,形成了上游有零部件研發、發動機、汽車空調、水箱、線束、鋼材配送,中游有整車研發與製造,下游有專用車、改裝車的産業鏈。面積約26000平方米的小藍總裝車間一期工程已經形成雙班年産5萬輛風華系列轎車的規模。
  此外,上海久耐離合器項目已正式落戶小藍。世界著名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偉世通和李爾也分別在區內興建或準備興建汽車零部件項目。此外,一批有意為江鈴提供配套産品和服務中小企業也正與有關方面洽談在區內建廠。
  江鈴汽車集團董事長王錫高告訴記者,為形成製造基地的集團化和配套化生産,今後江鈴將把零部件企業向小藍集聚,並計劃在“十一五”期間投入30億元,支撐入區企業的後續發展。

舉全省之力

  楊合湘説,在中國發展汽車産業,政府的推動尤為重要。地方政府通常通過規劃、基礎設施配套和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促進汽車生産企業在本地區的集聚。
  目前,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以長春為中心的東北地區、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以重慶為中心的西南地區以及環渤海等汽車産業集聚帶已基本形成。對此,江西省副省長趙智勇表態,將舉全省之力支持南昌工業做強做大,全面提升南昌的産業、人口、資源積聚和輻射能力。

  相關稿件
南昌市工商局:公布一批“騙子網站” 2007-09-26
南昌婚慶展招商遇冷 2007-08-29
[業內分析]南昌商務賓館面臨洗牌 2007-08-24
南昌“衛星的士”受到市民歡迎 2007-08-10
南昌出現首家兒童專門理髮店頗受歡迎 2007-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