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朔礦區:20年産煤4.69億噸 資源回收率93%
    2007-09-11    記者:陳忠華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太原電 我國煤炭行業最早引進外資、設備、技術、管理的中外合作平朔礦區,9月10日迎來了自己的20歲生日。20年來,中煤平朔礦區累計生産原煤4.69億噸,外運商品煤3.5億噸,成為我國重要的動力煤生産和出口基地。
  平朔礦區現有兩座大型露天礦和兩座千萬噸級現代化井工礦,正在建設第三座大型露天煤礦和第三座現代化井工礦,億噸級礦區的雛形已經形成。平朔礦區是我國第一個“露(天)井(工)聯採”的煤炭生産礦區,是我國第一座在淺埋深、硬頂板、硬煤層條件下成功應用綜採放頂煤工藝的煤礦,露天礦資源回採率超過了95%,井工礦工作面回採率達到85%以上。
  平朔公司總經理劉澤民介紹説,建礦20年來,平朔礦區累計實現工業總産值(現價)648.4億元,上繳各類稅費62.06億元,出口創匯43億美元,為國家煤炭工業做出重要貢獻。
  目前,平朔礦區共動用地質儲量5.04億噸,採出原煤4.69億噸,資源回收率高達93%;安全生産水平保持平穩,20年累計百萬噸死亡率0.038以內;礦區土地復墾率為全煤系統平均水平的11倍,用於承擔社會責任的投入達10億元。2006年職工人均收入超過4萬元,職工醫療、養老、建房、失業等社會統籌得到切實保障。
  “平朔安太堡露天礦曾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是我國煤炭行業最早引進外資、設備、技術、管理的中外合作的現代化露天煤礦;安家嶺露天礦則是中煤集團自行設計和建設,實行‘露井聯採’,資源利用率最好、投資最省、效率最高、效益顯著的集成創新項目,走出了一條我國煤炭工業多、快、好、省的發展新路。”中煤集團公司經天亮總經理説,安太堡露天礦和安家嶺項目的建設,推動了我國煤炭工業的創新發展。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