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産聲音
    2007-07-1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住宅市場升溫明顯和房價上漲預期強烈是目前全國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情況,原因則比較複雜。”“基本原因是我國人多地少和城市化速度加快,造成土地供應及完成開發滯後,表現在市場上就是很難保持適宜的供應剩餘。此外,部分購房者提前加入購房大軍或購置多套,部分開發商推遲樓盤上市或減少上市量,而主管部門難以制定有效的抑制措施,從而加劇了供求緊張。”

  ——中房上海指數辦公室分析師&&。2007年過半,房地産市場由盤整格局逐步轉暖,供求關係吃緊、投資不斷累積、市場預期未降等各方面因素促使諸多城市的房價形成不可逆轉的新一輪漲勢。據最新消息,一場涉及10大城市土地出讓金和土地開發整理資金的專項審計調查工作已拉開帷幕,此次專項調查也成為國務院遏制房價上漲的重要舉措之一。(《上海證券報》)

  “沒有地,對於開發商來説什麼也別談。”

  ——一位從業多年的業內人士説。7月11日,北京市第二批兩限房地塊紅獅塗料廠地塊和清河小營地塊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正式開始,共有23家開發商參與了這兩塊地的投標。在參加投標的開發商中,不乏萬科、華潤、合生、萬通、城開、城建、金隅等京城知名品牌開發商的身影,就連曾高調&&“只給富人蓋房子”的華遠也加入了兩限房用地的競爭。有開發商&&,市場風向變了,開發商的姿態也變了,面對中低收入人群的中小戶型産品,將成為開發商産品線中的一部分。而業內人士指出,現在拿地比較難,拿好地更難。一些中小開發商已經“斷頓兒”,沒有項目開發。大開發商雖然不致如此,但如果沒地了,人、錢都會“閒置”。(《北京晚報》)

  “房價又開始上漲了,心裏有些慌。”

  ——星空傳媒中國有限公司廣告經理小劉按捺不住,上個月在上海松江區九亭買了一套普通公寓,向銀行貸了近60萬元的款。“小劉們”的瘋狂購房,托起了6月份上海中資商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的巨大增幅。央行上海總部剛發布數據:6月份,上海市中資商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陡然攀升,大幅增加45.5億元,環比增幅達429%。值得關注的是,6月新增的個人住房貸款中,新建房貸款達43.7億元。雖然上海5、6月樓市交易火爆,但這樣的房貸增幅還是讓人頗為驚訝。 (《第一財經日報》)

  “我需要再多一套房。”

  ——已經住進廉租房的市民李國華對記者説。李國華的廉租房裏,出生不久的小孩把沙發當成了嬰兒床。記者了解到,李家七口人享受廉租住房保障,分房中,雖然他得到了最大的一套住房,但女兒及外孫女的住房問題卻始終沒有解決。重慶市把廉租房建成了一個幫助低收入家庭的服務平台,不但讓他們有了新家,就業、醫療也都有了基本的保障,然而,廉租房制度目前畢竟還處於一個起步階段,資金短缺、房源緊張、配套落後,不少低收入困難家庭住進廉租房的同時,一些新的難題又開始困擾着他們。(央視《經濟半小時》)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