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裝備製造業落後制約民族汽車業發展
    2007-04-04    本報記者:汪延 楊玉華    來源:經濟參考報

  由於我國汽車裝備製造業落後,造成大量國産車必須依賴進口設備才能生産,對於正夢想著靠自主創新造中國車的汽車業來説,這無疑是一個致命的“短腿”。在合肥工業大學召開的2007汽車車身先進製造技術論壇上,與會專家建議,要加快民族裝備製造業的自主創新,從根本上改變民族汽車缺乏核心競爭力的現狀。

國內製造的汽車生産設備落後10年以上

  我國汽車工業經過40年的艱苦創業、鞏固、調整與發展,已形成相當規模,並明確了發展方向。但是,目前我國汽車工業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其中最主要的是新技術、新裝備應用的相對落後,自主開發能力較弱。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裝備部部長陳長年説,從整體看,國內裝備製造業水平尚不能滿足汽車工業發展的需要,很多關鍵技術過分依賴國外。以車身激光焊為例,這是轎車車身製造的關鍵技術,對提高汽車質量和安全性能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這項技術卻為國外所壟斷,國內只有合資企業才能通過引進設備使用這種焊接技術,而在民族品牌汽車中尚屬空白。
  這樣的情況並非孤例。統計顯示,從“七五”到“十五”,我國汽車工業裝備的國産化率越來越低,目前在轎車合資企業中,生産裝備的國産化率一般不超過15%,主要生産設備即金切加工生産線、衝壓生産線、焊接生産線、檢測設備等,基本上都是整機引進。目前我國70%的轎車工業裝備都依賴進口。
  那麼民族裝備究竟落後在哪兒?不少專家説,國內製造的汽車生産設備與國際水平相比,至少落後10年以上。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裝備的可靠性差,以機床為例,進口機床的壽命往往是國産的5倍左右;二是精度差,進口與國貨的精度差別常常在10倍以上,這使得很多國産裝備無法生産出高性能的汽車;三是自動化水平低,國外汽車生産線自動化水平高,很少使用人工,這使産品標準化程度和精確度高,而我國很多生産線依然以勞動密集型為主,佔地面積大,生産的産品標準化程度較低,産品質量也不高。

技術研發落後導致國産裝備落後

  據了解,造成我國汽車裝備製造業落後的原因除了我國工業起步較晚、底子薄的歷史因素外,更重要的還在於目前裝備製造科研導向的偏差和産學研的脫節。
  合肥工業大學汽車裝備工程技術研究所所長林巨廣認為,目前科研評價體系過於重論文發表數量而輕實踐研究,這種導向造成我國的裝備製造業在研發階段就落後於人。比如汽車生産中的機器人研發,我國起步較韓國早,而且得到國家的支持大,但最終卻落後於韓國。“差在哪兒呢,就差在平時的實踐經驗和數據的積累不夠,從而導致整體研發水平落後。”林巨廣認為,造成這一現狀的根本原因就在於“評價體系不對”,過於重理論而不看重實踐成果,在這種導向下學者很難沉下心來做試驗和數據積累這些費時而得不到認可的事。
  另外,由於傳統體制的約束,科技與企業脫節的現狀還沒有徹底改變,産、學、研一體化的機制還不完善,這成為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的瓶頸。儘管汽車及工程機械的自動化製造裝備對汽車及工程機械的發展起着決定性的作用,但由於其投入大、難度大、工作量大,回報周期長,高校和研究院所沒有經濟實力進行大量的和長期的開發研究,企業則不願意冒較大的風險,從源頭開始支持相關技術和産品的研發。因此,幾乎沒有機構長期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也就沒有很好的可以産業化的成果。

汽車裝備製造業急需加強自主創新

  技術落後導致裝備落後,裝備落後導致生産水平和産品質量不高。由於國産設備無法滿足需要,因此很多中國汽車企業不得不把大把的錢花在引進國外設備上。而國外企業往往利用成套裝備集成能力強的優勢,向我國企業推銷成套製造裝備,獲得鉅額利潤。民族汽車業面臨十分尷尬的局面:要麼花費鉅資引進國外生産線,要麼用自己的裝備生産低檔車。前一種選擇讓企業不堪重負,後一種做法又造成我國汽車在國際競爭中位於低端,掌握不了國際競爭的主動權。
  事實上,在成長期中的我國汽車工業需要大量先進製造裝備,以實現優質、高效、低耗、清潔、靈活的生産。“十五”期間,汽車工業對各種技術裝備的需求總量價值約在600億元左右。“十一五”汽車工業對裝備的需求將不斷擴大,預計將超過1000億元。
  不少專家學者認為,只有提高我國汽車工業裝備的自主開發能力和創新能力,縮小我國汽車工業水平和先進國家的差距。從這個意義上説,汽車工業迫切需要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高新裝備技術的支撐。
  所幸的是,在這一方面,國內一些科研究所和企業已經開始行動。合肥工業大學利用該校在機械製造方面的學科優勢,依託合工大汽車裝備工程技術研究所,與安徽江淮汽車集團共同組建汽車自動化裝備研究産學研基地,着力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汽車先進技術裝備。目前,已經在汽車關鍵零部件柔性裝配生産線、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汽車試驗技術與試驗裝備和其他自動化裝備方面取得一批擁有國家專利和自主知識産權的科研成果。
  陳長年透露,目前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正與發展改革委一同研究規劃我國汽車裝備製造業的重大研發項目,一旦論證確定,將會申報國家自主創新的重大專項。這意味着我國的汽車裝備製造業有望迎來自主創新的重大機遇!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