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將對公司業務進行結構性重組。據透露,此次重組主要是將一直虧損的大尺寸TFT-LCD業務剝離出上市公司,屆時,虧損兩年之久的京東方有望扭虧為盈。
據了解,被剝離的TFT-LCD業務有望與上廣電、龍騰光電的相關業務整合為由國資委控股的一家新公司,並成為國內最強勢的生産大尺寸TFT-LCD液晶面板的企業。
京東方進行結構性重組
其實,早在幾年前,TFT-LCD業務曾是京東方的一張王牌。1996年,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就已預感到以TFT-LCD為代表的平板顯示器將成為未來顯示技術的主流,繼而確立了以顯示技術為核心的發展戰略。
2003年,京東方以3.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韓國現代電子HYNIX的TFT-LCD業務,通過資本手法巧妙地切入到液晶顯示産業的上游,這也是我國最早的一宗高科技産業海外收購。在國內,京東方是液晶行業的領軍企業,在一段時間內曾受到資本市場的追逐。
如今,京東方當初收購所得的韓國子公司已資不抵債、位於北京亦莊的第五代TFT-LCD業務也面臨被剝離的局面。業內人士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2003年那起“著名”的海外收購案以失敗告終。
對於京東方來説,業務整合的利大於弊。據悉,京東方有望將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重新確定為移動顯示系統業務,産品包括STN-LCD(超扭曲向列相液晶顯示器件)、OLED(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件)等。根據該公司以往的業績顯示,以上業務都有着不錯的銷售業績,這也意味着京東方有望扭虧為盈。
國家出面解決兩大難題
除了京東方的企業命運,被剝離的TFT-LCD業務何去何從,也受到業內廣泛關注。該業務一旦與上廣電、龍騰光電的同類業務整合在一起,將成為我國最大的液晶面板生産公司。而這家公司的命運將關係到我國液晶面板産業的國際地位。這是在以TFT-LCD為代表的平板顯示技術全面替代傳統CRT顯示技術的産業轉型期,國家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
事實上,去年8月,信産部、科技部、發改委、財政部有關領導就曾組團視察過上廣電、京東方,隨後,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陳元還曾親自視察京東方。去年年底,京東方、上廣電、龍騰光電這三家國內擁有第五代TFT-LCD液晶面板生産線的企業宣布整合,擁有不同地方政府支持的三家企業終於組成了“國家隊”。
其實,對於國家而言,整合液晶面板産業勢在必行。作為同一出資人,國資委顯然不願看到國有控股的液晶面板企業之間“內戰”,而對於液晶面板這樣一個資本與技術高投入的産業,國家也無力將財力分散投入。
在國家整體利益的考慮下,三條液晶面板生産線的整合實際上將解決兩大難題。一是資金。眾所周知,液晶面板生産線投入巨大,一條生産線可高達上百億元的投資,而一直虧損的國內面板企業面臨的最大難題也是資金,僅京東方負債已達百億元左右。二是規模。液晶面板業的特點是規模出效益,以往面板企業難以扭虧與其規模太小、成本過高有直接的關係,因此,整合後年産近20萬片的生産規模將為新公司帶來一絲曙光。
由此,TFT-LCD業務被剝離出京東方,表面看是京東方海外並購的一種失敗,實質上卻意味着我國TFT-LCD産業已上升到另外一個階段。
主要矛盾仍未解決
然而,即使整合在即,我國液晶面板産業的主要矛盾仍未得到解決。“如果不能吸引上游企業入駐國內,整合後的公司仍會虧損。”一位業內人士認為。
據介紹,液晶産業鏈由上游廠商提供生産設備,供應玻璃基板等原材料,中游面板製造商供應液晶顯示器和液晶電視用面板,下游後段模塊廠、顯示器生産商、彩電廠商等生産整機産品。而我國液晶面板企業缺乏的是上游廠商的支持,企業自身的問題則在於缺少核心技術。
在對於成本至關重要的産業配套率上,日本已達176%、韓國為82%,而中國內地的産業配套率僅11%。産業鏈配套不足的直接後果是同類産品的成本普遍高於日、韓廠商,核心技術的缺乏則使我國面板企業缺少在産業鏈上的話語權,無力與外國巨頭討價還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