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關於3G的現實圖景似乎已經在望。最新的消息是,國産3G標準TD-SCDMA近期將正式進入內部放號階段,主要針對行業客戶、政府客戶等,以模擬3G放號後的真實網絡情況,為發放3G牌照進行最後的準備。
有鋻於此,不少國産手機廠商指望在3G時代能打個翻身仗,一改丟城失地的窘境。
2003年,國産手機以價格戰、渠道戰的營銷策略壓倒各外資品牌,達到頂峰。但同時,國産手機因缺乏核心技術優勢,致使産品質量差、售後服務跟不上的弊病相繼顯現。但進入2006年後,很多國産手機廠商紛紛調整了策略,主流國産手機開始回暖。在自主創新方面,以聯想為例,其進入手機行業不過短短三年,在國家知識産權局申請註冊的手機外觀專利就達到了51項。
此外,由於中國獨立制定了TD-SCDMA標準,並使之成為國際3G三大標準之一。可以説,在3G技術的競爭中,國內手機廠商和國外手機廠商在一定程度上處在了同一水平線上。目前,部分中國手機廠商已進入TD-SCDMA手機製造行列。
一些國産手機企業的老總們更是期待在3G時代起腳破門。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劉志軍認為,手機行業趨勢發展日新月異,在3G普及、3C融合、跨行業合作和新媒體等趨勢的驅動下,移動通信行業將迎來第二次創新浪潮,新技術、新産品、新應用將層出不窮,將給希望迎頭趕上的國産手機以巨大的機遇。國産手機能否盡快崛起,關鍵在於能否在從“製造”向“創造”的轉變中實現昇華。宇龍酷派常務副總經理李旺認為,手機市場正在進入以品質和服務取勝的“後價格戰時代”,消費者更注重産品質量、售後服務和維修保障。與國外品牌相比,民族品牌在技術含量和品牌認可度上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國産手機必須揚長避短,在質量服務上發揮國産品牌的比較優勢與本土優勢。
但是,3G時代能否成為國産手機的盛世,也是許多人所擔心的。雖然手機企業的競爭力由諸多因素組成,但技術創新是手機企業競爭的重要砝碼。前幾年國産手機雖然借助OEM的方式獲得了高速發展,但“創造”並沒有融入手機企業的長期發展之中。這種沒有“創造”的製造模式,在國際競爭對手創新策略調整後,很快就暴露出致命缺點。在3G時代,如果國産手機仍想走捷徑、走老路,那麼3G時代的臨門一腳必然會以丟失市場、丟失未來告終。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