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一排:沃倫 巴菲特、比爾 蓋茨、特德 特納
第二排:喬治 盧卡斯、拉裏 埃利森、邁克爾 布隆伯格 |
美國40名億萬富翁月初公開承諾,響應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 蓋茨和“股神”沃倫 巴菲特號召,捐出至少一半身家用於慈善事業。 這些富翁包括紐約市長、軟體巨頭、好萊塢導演。美國媒體估計,承諾捐贈額超過1200億美元。按巴菲特的説法,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開始”,在美國經濟不景氣的今天,可以帶動更多人助力慈善。
“道義承諾”
“美國40個最富有的家族或個人許諾將他們大部分財富捐給慈善事業”,蓋茨和巴菲特發起、名為“作出承諾”的網站當天發表聲明,公布承諾捐贈者名單。 這些承諾捐贈者包括紐約市長、傳媒巨頭邁克爾 布隆伯格,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創始人特德 特納,甲骨文公司首席執行官拉裏 埃利森、好萊塢導演喬治 盧卡斯。捐贈者來自全美13個州,其中加利福尼亞州和紐約市人數最多。 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根據《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和其他數據來源估計,這些億萬富翁承諾總計捐出至少1250億美元。 蓋茨和巴菲特不久前曾共同呼籲美國最富裕的人捐出至少一半個人財富用於慈善業。兩人先前作出表率,捐出絕大多數個人財富。 蓋茨是美國首富,身家大約530億美元,承諾把大多數財富用於自己和妻子梅琳達創辦的慈善基金會。巴菲特排名第二,身家大約460億美元。 巴菲特在一場電話會議上告訴媒體記者,他和蓋茨親自勸説《福布斯》排行榜上400名美國億萬富翁,“差不多給70到80人打電話”,“這是十足的軟推銷”,其中40人同意在承諾書上簽名,“我們有個了不起的開始”。 “作出承諾”網聲明強調,這是“道義上的承諾”,不是具法律拘束力的承諾。包括蓋茨和巴菲特在內,這些承諾捐贈者不會就如何或何時捐贈作出集體決定;不過,這些富翁需要為資助保健、教育、文化等慈善項目“樹立榜樣”,而且“越早越好”。
捐贈理念
花旗集團前高級管理人員斯坦福 韋爾和妻子解釋為什麼“作出承諾”時説:“我們堅信,壽衣沒有裝錢的口袋。” “你不一定得等到死後再把錢捐出去”,紐約市長、彭博社創始人布隆伯格説,“……你想要把世界變得更好,為什麼不親眼看到實現這一希望?” 與布隆伯格相似,這40名億萬富翁幾乎是白手起家,也有一些人繼承家族財富,如洛克菲勒家族族長戴維 洛克菲勒。 布隆伯格説,做慈善不意味着捐贈者要誓言清貧,他會保證子女永遠不會貧窮,但這樣還是有永遠花不完的錢。“如果你擁有超過一定數額的錢,你便沒法花掉它”。 “我一直覺得,你的孩子們從你慈善行為中得到的獲益會比你希望的更多。” 石油大亨T 布恩 皮肯斯説:“我對繼承財富不太感興趣。那通常弊大於利。” 巴菲特承諾捐出99%的個人財富。按他的話説,剩下1%足夠用,如果多花一點錢,“既不會給我們增添快樂,也不會改善生活;相反,其餘99%可以對其他人的健康和福利産生巨大影響。” 談及自己的捐贈理念,凱雷集團共同創始人戴維 魯本斯坦説:“我把捐助慈善視為償還欠國家的債,國家對我的家族和我那麼慷慨。” 按法新社説法,自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以來,美國億萬富翁不受公眾和政客待見,承諾捐助慈善或許能改善他們的公共形象。 承諾捐贈者、投資家湯姆 施泰爾在電話會議上承認:“商界人士受到相當廣泛的懷疑,人們認為他們大多自私自利。”
帶動他人
除改善公共形象外,這些億萬富翁承諾捐助慈善更利於推動慈善事業。接下來,他們將連同蓋茨、巴菲特勸説其他億萬富翁、百萬富翁甚至普通人參與慈善。 《福布斯》雜誌推算,如果美國富豪榜400強捐出個人一半財富,善款總額將超過6000億美元。 巴菲特説,接下來的6個月,他和蓋茨將與中國、印度的富人見面談慈善。他倆希望在更廣範圍推動慈善,但尚未打算發起一場全球性活動。 “捐贈美國基金會”統計,受經濟衰退影響,2008年全國慈善捐款總額3159億美元,減少2%;2009年為3038億美元,減少3.6%。 《慈善紀事》雙週刊編輯斯塔茜 帕爾默説,慈善事業近兩年進展“非常緩慢”,這麼多人公開承諾,響應蓋茨和巴菲特號召,速度之快,令她驚奇且印象深刻。 “醫生無國界”組織美國分支成員珍妮弗 蒂爾尼説,當前慈善機構收到捐贈減少,“作出承諾”可視為“權宜之計”,以填補經濟衰退至經濟復蘇之間這段時間。 布隆伯格説,最近幾年,他改變想法,嘗試帶頭做慈善,“通過捐贈,我們鼓舞其他人對社會作貢獻,無論用他們的錢還是時間”。 承諾捐贈者、前商務部長皮特 彼得森説:“隨着數以百萬計美國人承受經濟深度衰退帶來的艱難,隨着經濟復蘇前景越發不確定,隨着公眾越來越不滿華盛頓的政治鬥爭,我認為私人參與慈善能發揮都切且緊急的作用,以幫助不那麼富裕的人,同時教育、促使、激發美國公眾推動這個國家走上一條更健康的道路。” 法新社注意到,4日公布的承諾捐贈者名單沒有一些著名富人,如貨幣投機商喬治 紹羅什。 巴菲特説,他們還沒有&&許多《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富人,有些人&&不上,但他不願意指哪些富翁拒絕參與,“我不會提任何具體姓名”。 “你知道,我們沒有放棄他們。每個聖人都有過去,每個罪人都有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