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不去關注中小企業,誰就是不關注自己的未來”,這是馬雲在本月11日於杭州召開的2009年度APEC(亞太經合組織)中小企業峰會上為廣大中小企業的吶喊之聲。而在10日阿里巴巴十周年慶典上,以白髮魔女的裝扮出現在舞&上的馬雲隨後又出人意料地宣布,包括他在內的阿里巴巴18位創始人已經集體遞交辭職信,重新競聘上崗,“從9月11日開始,阿里巴巴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進入合夥人的時代”,他説。
“銀行開始敲我的門”
對於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馬雲可謂是深有感觸。在他創業初期面臨融資困難的問題上,幾乎沒有一家銀行或風險投資者給予他支持,可以説是沒人看好他的商業計劃。在創立阿里巴巴初期,馬雲與蔡崇信曾遠赴美國硅谷尋找投資商。7天時間裏,他們見了40多個風險投資者,而得到的回應全是“no”,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們那是“最愚蠢的商業計劃”。在國內,馬雲尋資之路也是困難重重,“很多人知道我花了6分鐘説服了孫正義,為阿里巴巴融到了錢,但卻只有很少人知道,在這6分鐘之前我遭到多少回絕,甚至冷言冷語,我一家家敲門,一家家被拒絕”。
馬雲在這次的APEC中小企業峰會上&&,阿里巴巴在成長的初期,沒有得到過銀行一分錢貸款,沒有拿到政府一分錢。面對有銀行業代表稱,中小企業融資難主要是由於信息不對稱,無法充分掌握中小企業信息時,馬雲則&&:“不是信息不對稱,而是信心不對稱,利益不對稱”。在痛斥銀行的“嫌貧愛富”同時,他呼籲中小企業要努力通過自身發展來解決融資問題,“銀行開始敲我的門”。
立志“改變世界”的馬雲曾説:“讓華爾街所有的投資者罵我們吧,我們堅持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和他的“同盟者”窮人銀行家穆罕默德 尤努斯給窮人小額、無抵押的貸款的做法一樣,阿里巴巴對於金融業務的介入也日益深入,其網絡聯保聯貸項目已經開始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貸款難的問題。有數據統計,截止到今年6月底,在B2B平台上,建行與阿里巴巴合作的貸款項目已經發放貸款26億元,放貸客戶達1390家。
馬雲改變世界的想法現在看來還很遙遠,但他在給中小企業放貸,承擔如此高風險的同時,實際上也給自己提供了更多的利潤機遇。
以客戶為中心
馬雲在經營阿里巴巴過程中強調的是以客戶價值為核心,哈佛大學曾兩次將他和阿里巴巴經營管理的實踐收錄為MBA案例。在2002年1月發布的阿里巴巴第二份MBA管理案例,哈佛引用了馬雲對阿里巴巴的核心價值的闡述,“馬雲認為阿里巴巴的價值不在於每天的瀏覽量是多少,而在於能否給客戶帶來價值”。
在他的經營理念中,強調顧客與公司間的溝通、顧客與顧客間的靈活對話。比如他介紹説,如果客戶通過打電話或即時通、郵件等方式進行諮詢時,化名為以武俠小説人物的諮詢員工迅速接待,並且買方和賣方可以直接通過即時通交流,交換相關信息。
現代市場經濟社會中,只關注企業經營利潤已經很難支撐一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價值觀也開始趨向於“以客戶為中心”。以人為本,加強企業與客戶的溝通交流或許不是馬雲獲得成功的充要條件,但一定是他能在商業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立足的必備因素。
成功升級的“經濟適用男”
“經濟適用男”在婚戀領域已不是什麼新名詞了,現在流行語裏的“經濟適用男”有幾個特徵:過目就忘(長相一般);掙錢不多(夠吃夠喝);掙錢儲蓄(交老婆);在家裏永遠不生事。萬通地産董事長馮侖説這類人對於發展中的中小企業都是極其重要的,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還認為,要把更多的經濟適用男通過不斷改造,不斷學習,改造成豪華男。馬雲可以説就是由經濟適用升級成功的豪華男的成功案例之一。
1964年9月10日出生在杭州一戶普通人家的馬雲,大學考了3年。從杭州師範學院外語系畢業後,他教了5年的英語。1991年下海的他經歷了很多困難仍不斷努力並堅持着,最終他開辦了中國第一個互聯網商業網站,成為了最早在中國開展電子商務應用並堅守在互聯網領域的企業家,並創造了中國互聯網商務中的眾多第一。這樣一個努力勤奮的經濟適用男的轉變給不少後來者帶來了希望。馬雲常説:“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絕大部分人是死在明天晚上,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見到後天的太陽”。
|